期刊文献+

文化再制视阈中的高校德育解析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高校德育自身具有的独特文化属性,标明其根本旨归在于通过文化的价值功能启发人、发展人和成长人。"人的文化性存在"不但是高校德育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构成了它的逻辑终点。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作为社会主导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德育自然成为社会实现文化控制与规训的途径与工具,表现为:一是参与再制了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价值取向,延续了社会对个体德性问题进行控制的传统;二是从规训机制分析,现代社会控制或权力规训机制具有"全景敞视"特征;三是参与了影响现代人道德发展的"生存心态"的文化再制。在合理承认高校德育社会控制功能的基本前提下,还应唤醒高校德育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探寻高校德育跳脱文化再制的可能路径:警惕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袭;促成个体道德知识的解放;重视积极道德教育的构建。
作者 吕卫华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2-106,共5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基金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2YJC710076) 2014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AHSKQ2014D13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Daw idowicz, P.M.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versification on Education in a Closed Culture[A]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 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 tion. New Orleans, LA. April 24--28, 2000.
  •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40.
  • 3[美]罗伯特·凯根;韦子木译.发展的自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20.
  • 4杨四耕.教学理解与人文化成——教学诠释学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4):9-16. 被引量:13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0.
  • 6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5.
  • 7邱天助.布尔迪厄文化再制理论[M].台北:桂冠书店,1998:155.
  • 8胡守菜.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4-141.
  • 9[法]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M].刘北成,杨远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02.
  • 10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3):15-22. 被引量:1607

二级参考文献20

  • 1袁祖社.意义世界的创生及其自为拥有-人的超越性与自由本质探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 2[德]雅斯贝尔斯著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 4王策三著.教学论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84—85.
  • 5[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52—53.
  • 6[意]埃米里奥·贝蒂著,洪汉鼎译.作为精神科学一般方法论的诠释学[A].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东方出版社,2001.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 8金生铉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 9[加]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 10[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2088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