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族群边界演变——以N寨“克木—傣”族群为例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傣族在社会中的强势地位使其成为塑造"克木—傣"族群边界的主导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主导并推行的大规模社会变迁,使族群差异不再明显,固有的族群特征趋于模糊。"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活跃及政策照顾,使克木人的族群意识不断增强,并对族群边界进行了重新构建。"克木—傣"边界的演变事实说明:族群边界在民族互动的历史过程中得以形成,不同力量对边界构建的参与,也使"克木—傣"边界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多样的特征。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42,共4页 Thinking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构建"阶段性成果(12AZD006) 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高地建设规划项目"老挝克木人宗教实践的民族志研究"阶段性成果(X311203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Barth, Fredrik,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Long Grove. Waveland Press, Inc. , 1998, pp. 9 - 10.
  • 2费孝通,林耀华.《当前的民族工作提给民族学的几个任务》,《科学通报》1956年第4期.
  • 3[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5页.
  • 4Barth, Fredrik,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Long Grove. Waveland Press, Inc. , 1998, p. 10.

同被引文献15

  • 1陈双燕.试论近代中越宗藩关系的终结[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5(2):85-90. 被引量:7
  • 2车震宇,保继刚.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研究[J].规划师,2006,22(6):45-60. 被引量:102
  • 3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壑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版.
  • 5陈双燕.中越宗藩关系的历史发展述论.南洋问题研究,2000,(4):66-74.
  • 6牛军凯.王室后裔与叛乱者:清代在华安南莫氏后裔的复国活动与清朝的政策[C]//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144.
  • 7孙宏年.清代越南政治避难者问题初探(1644-1885)-兼论"一个安南(越南)"原则[J].南洋问题研究,2000(2).
  • 8孙宏年.《清代越南政治避难者问题初探(1644-1885)-兼论“一个安南(越南)”原则》,《南洋问题研究》,2000年第2期.
  • 9牛军凯.《王室后裔与叛乱者:清代在华安南莫氏后裔的复国活动与清朝的政策》,《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
  • 10陈双燕.《中越宗藩关系的历史发展述论》,《南洋问题研究》,2000年第4期.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