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故后,各方媒体对事故进行了较为及时、全面的报道,有效地发挥了传播信息的作用。然而,在新闻伦理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灾难报道中,媒体从业人员要遵守新闻伦理规范,既要保证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又要尊重受害者隐私,以人为本,避免对其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作者
王英翠
机构地区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新闻世界》
2015年第6期295-296,共2页
News World
关键词
灾难报道
新闻伦理
隐私
人文关怀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6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5
1
翁国民,汪成红.
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2):33-39.
被引量:105
2
景刚.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J]
.当代传播,2004(4):86-87.
被引量:23
3
陈筱琳.
法制记者:走出伦理困境[J]
.视听界,2005(2):79-80.
被引量:3
4
程素琴,谢婧.
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8):167-168.
被引量:9
5
杨保军.
新闻道德结构要素及主客体关系模式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09,31(5):52-56.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李金铨.
香港媒介专业主义与政治过渡[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4(2):38-43.
被引量:31
2
马丁·布伯著,陈维刚译.《我与你》,(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3
[英]休谟著、曾晓平译.《道德原则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8页.
4
[6]任丽春.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平衡点在哪里[N].北京日报,2001-01-08(8).
5
http : //cctvenchiridion. cctv. com/20110317/104975, shtml.
6
[美]约翰·C·尼罗、威廉·E·贝里等著.《最后的权利--重议(报刊的四种理论)》,周翔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6页.
7
[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8
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9
Harold L. Wilensky: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veryon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LXX(2) (1964) :137.
10
陆晔 潘忠党.《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台),2002:20-20.
共引文献
136
1
梁志文.
论算法排他权:破除算法偏见的路径选择[J]
.政治与法律,2020(8):94-106.
被引量:33
2
郭奇琪.
财产申报、隐私权和利益平衡[J]
.文化学刊,2020,0(1):152-156.
3
韩晨旭.
试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和法律平衡[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27-30.
被引量:7
4
刘亚琴,陆蓉.
隐私权与知情权:证券交易信息披露边界研究[J]
.财经研究,2010,36(4):80-90.
被引量:4
5
郑琳.
新闻道德探析[J]
.东南传播,2008(3):40-41.
6
李载谦.
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1):98-113.
被引量:7
7
马仲勋,崔柳.
硬币的两面:新闻自由与偷拍——从电视领域的偷拍看与新闻自由的冲突与平衡[J]
.电影文学,2008(12):53-54.
被引量:1
8
董文军.
消费者的知情权[J]
.当代法学,2004,18(3):98-102.
被引量:35
9
韩晨旭.
刍议隐私权与知情权[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5):128-130.
被引量:3
10
王杰.
由侵权行为反思隐私权保护[J]
.行政与法,2004(8):116-118.
同被引文献
16
1
张君昌.
职业冲动与职业操守的博弈——有感于电视媒体在抗震救灾报道中的表现[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3):47-50.
被引量:7
2
甘险峰.
中国新闻改革在路上--汶川地震新闻报道探析[J]
.文史哲,2008(5):31-35.
被引量:1
3
刘海明.
新媒体灾难报道把关的德与服务的德[J]
.中州学刊,2010(4):265-268.
被引量:1
4
赵山山.
西方国家对媒体灾难报道的管理[J]
.新闻爱好者,2010(12):70-72.
被引量:3
5
程素琴,谢婧.
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8):167-168.
被引量:9
6
王军,张金嫚.
以受灾者为中心:地震报道的传媒伦理原则[J]
.中国记者,2013(6):35-36.
被引量:1
7
沈正赋.
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J]
.新闻大学,2002(72):44-47.
被引量:14
8
李健,张国良.
外滩踩踏事件报道引发的新闻伦理讨论[J]
.新闻记者,2015(2):29-32.
被引量:5
9
胡菡菡.
丢失的“新闻共识”——复旦踩踏遇难者报道的悲情框架何以面目全非?[J]
.新闻记者,2015(2):37-41.
被引量:7
10
王之延.
灾难报道四大伦理问题:认识与防范[J]
.中国记者,2015,0(4):102-10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郭晓霞,查遇阳.
我国灾难报道伦理研究文献综述[J]
.科技传播,2021,13(23):77-81.
被引量:3
2
王惠汕.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媒体报道的新闻伦理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8,9(17):74-7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李庆.
波特图示下的“玛莎拉蒂撞宝马”报道伦理分析[J]
.新闻传播,2019,0(20):15-16.
2
音卡尔·阿海哈提.
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困境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3):117-119.
3
谢启苗,王焘,王维莉.
考虑恐慌心理的人员疏散模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2,32(7):180-187.
被引量:11
4
王越莹,胡念飞.
直播在灾难报道中如何守住新闻伦理底线[J]
.南方传媒研究,2022(4):97-100.
5
方凯莉.
灾难报道中隐私权与知情权平衡策略探析--基于罗尔斯“无知之幕”[J]
.传播力研究,2023,7(12):34-36.
6
黄昕洋.
非虚构新闻灾难报道伦理的破局之道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4,15(2):121-123.
7
黄庆宇.
新闻传播的异化现象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9,0(9):33-34.
被引量:1
1
踩踏留给我们疼痛与课题[J]
.看历史,2014,0(11):50-55.
2
李贝贝.
媒体对灾难性事件中普通逝者报道的误区——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报道为例[J]
.青年记者,2015,0(14):4-5.
3
周敏.
突发事件中媒体微博报道策略分析——以媒体微博“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报道为例[J]
.东南传播,2015(7):137-139.
4
林晓颖.
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面临的新问题——基于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报道的研究[J]
.新闻世界,2016(5):53-57.
被引量:2
5
徐颖之.
灾难报道中的“无知之幕”——“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报道给我的启示[J]
.新闻传播,2015(3X).
6
王丹青,陆逸加.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以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报道为例[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22(3):16-20.
被引量:1
7
彭莉.
浅析新媒体时代媒体的新闻伦理问题[J]
.新闻世界,2014(3):190-191.
被引量:1
8
瞿沙蔓.
孔子对我国古代档案事业的贡献述要[J]
.兰台世界(上旬),2013(7):151-152.
被引量:1
9
范家琛.
新媒体时代微博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研究——以“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为例[J]
.东南传播,2015(7):97-99.
被引量:1
10
代艳昀.
新浪网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专题报道研究[J]
.西部学刊,2016(8):15-16.
新闻世界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