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大气象灾害天气过程新媒体服务的思考
被引量: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研究重大灾害天气过程新媒体服务手段、渠道及效益,期望探索气象部门与互联网企业在重大气象灾害天气服务过程高效无缝的常态化合作模式,实现"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机制,有效扩大灾害信息覆盖面,解决气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达到提速扩面,高效、快速将气象灾害信息传送给社会公众,以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作者
杨武
陈玥熤
机构地区
广东省气象服务中心
出处
《广东气象》
2015年第3期66-68,共3页
Guangdong Meteorology
关键词
应用气象
重大灾害天气
新媒体服务
分类号
P4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56
同被引文献
112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10
1
赵洁妮,李向红.
加强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的思考[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33(3):50-54.
被引量:13
2
程曼丽.
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6):94-97.
被引量:28
3
杨武,贾子冰,朱平,李娜.
“4·17强对流天气”手机短信服务过程反思[J]
.广东气象,2011,33(6):57-59.
被引量:9
4
贾子冰,李娜.
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气象短信服务策略[J]
.广东气象,2008,30(6):49-50.
被引量:44
5
陈静,李娜.
广东天气短信服务平台在2008年雪灾应急服务中的作用[J]
.广东气象,2009,31(4):45-46.
被引量:9
6
曾涛.
公共气象服务舆论危机应对策略探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3,34(3):102-105.
被引量:11
7
陈恒明,高权恩,陈玥熤,黄俊生.
如何做好官方天气微博信息服务[J]
.广东气象,2012,34(5):47-49.
被引量:23
8
朱平,陈静,薛晓冰.
广东省气象官方微博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
.广东气象,2013,35(3):64-67.
被引量:26
9
刘馨泽,汪昕,卢映红,夏冬.
东莞市2012年重大天气过程的微博服务[J]
.广东气象,2014,36(1):63-65.
被引量:10
10
陈静,梁宏升.
自媒体时代的气象服务[J]
.广东气象,2013,35(6):52-55.
被引量:40
二级参考文献
66
1
郭正贤.
高校危机管理的探索[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4):65-67.
被引量:43
2
郑延庆,董永春.
广东手机天气短信系统网络建设及业务运行[J]
.广东气象,2004,26(3):32-34.
被引量:6
3
谢韶.
1999年12月22~26日低温霜、冰冻天气过程分析[J]
.广东气象,2000,22(4):12-14.
被引量:7
4
郑延庆,何婉文.
广东省天气短信系统群发器的设计[J]
.广东气象,2005,27(3):35-37.
被引量:4
5
袁丽军,粟华林.
探讨气象短信的发展之路[J]
.广西气象,2006,27(3):49-50.
被引量:33
6
杜尧东,陈新光,王广伦.
广东“三农”气象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广东气象,2006,28(4):1-4.
被引量:34
7
苏显龙.手机短信预警有待推广完善[N].人民日报,2006-01-05(5)[2008-07-14].
8
叶卡斯.创举!手机短信粉碎地震谣言[N].广州日报,2007-08-13(A1)[2008-07-14].
9
徐清扬,杨绮薇.湛江暴雨引发地震谣言气象短信平台辟谣稳民心[EB/OL].(2007-8-13)[2008-07-28].http://ww.ga.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8/13/content_10836090.htm.
10
林琳.中国15省128万平方公里国土被积雪覆盖[EB/OL].(2008-2-1)[2008-07-28].http://news.sina.com.cn/c/2008-02-01/160814881874.shtml.
共引文献
156
1
杨凤婷,汤吴建,袁马强,祝传栋,张三峰.
防灾减灾气象短信服务的经济效益探讨[J]
.经济视野,2013(19).
2
关鸿志,唐星宇,俞宙.
如何做好天气炫铃服务[J]
.广东气象,2009,31(1):53-54.
被引量:4
3
欧阳里程,邝建新,谢健标.
广州市制造业2007年气象服务效益评估[J]
.广东气象,2009,31(3):37-39.
被引量:11
4
陈炜.
全媒体格局下城市广电媒体的战略转型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9(8):45-52.
被引量:36
5
张录青,叶永恒,刘艳群,李丽.
基于GIS技术的韶关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J]
.广东气象,2009,31(4):4-7.
被引量:23
6
李娜,贾子冰,卢伟萍.
气象彩铃的业务实现及发展浅谈[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3):96-98.
7
顾明毅,周忍伟.
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16(5):67-73.
被引量:103
8
朱菊忠,谢国权,张锋,黄艳玲,方英.
突发应急气象短信发布平台开发及应用[J]
.浙江气象,2009,30(C00):16-20.
被引量:4
9
王卫农,吕校华,谭德权,毛予辉.
气象灾害应急主叫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
.广东科技,2010,19(2):54-57.
被引量:6
10
张德苏,梁国锋.
阳江市台风灾害防御的现状与加强防御的对策[J]
.广东气象,2010,32(1):35-3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12
1
王娣,张宁,沈爱华.
高关注度气象政务微博的特征和传播策略——基于2021年新浪微博“中国气象局”的内容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22,8(18):23-27.
被引量:2
2
邢刚,杨友强,李西平,何平,魏海宁.
浅谈公共气象服务——基于本溪市满意度调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S2):219-221.
被引量:3
3
林良勋,薛登智,梁健,吕晋文,毛绍荣.
近二十年广东的霜冻气候及其变化特征[J]
.广东气象,2000,22(4):7-9.
被引量:51
4
薛根元,俞善贤,何风翩,陈国勇.
云娜台风灾害特点与浙江省台风灾害初步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4):39-47.
被引量:29
5
杜尧东,陈新光,王广伦.
广东“三农”气象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广东气象,2006,28(4):1-4.
被引量:34
6
<广东气象>编辑部.
气候变化2007: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IPCC第2工作组第4次评估报告主要结论介绍[J]
.广东气象,2007,29(2):1-4.
被引量:86
7
陈新光,潘蔚娟,张江勇,罗晓玲.
气候显著变暖使广州极端气候事件增多[J]
.广东气象,2007,29(2):24-25.
被引量:95
8
韩佳芮,叶谦,田青.
公众对气象信息需求的规律与公共气象服务[J]
.干旱气象,2007,25(2):82-89.
被引量:34
9
广东省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编制课题组,杜尧东.
广东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节选)[J]
.广东气象,2007,29(3):1-6.
被引量:160
10
卢栩诗,陈巧淑,林卓宏.关于新会区互动式气象科普工作推进的思考.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2第六届气象科普论坛.
引证文献
20
1
沈文颖.
河南气象新媒体产品策略及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河南省2021年7月暴雨相关爆款产品的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23,9(4):52-55.
被引量:1
2
韦坚,丁灏,黄姿娜,韩嘉乐,曹钰佳,王艳.
广西气象影视新闻采制工作发展策略初探[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8,39(4):95-98.
3
张许斌,史彩霞,余纬东.
“中国天气通广西决策版”手机气象服务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36(4):120-123.
被引量:3
4
何彬.
增城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现状与改进建议[J]
.科技风,2016(10):198-198.
5
桂沁园,张晓明.
巢湖市气象科普工作的现状及改进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0):158-159.
被引量:6
6
袁迎蕾,吴坤娣,沈子琦,符晓虹,陈明.
浅析海南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对策[J]
.南方论刊,2016(11):74-75.
被引量:1
7
李晓娜,罗曼宁,陈玥熤.
天气微信气象服务现状分析[J]
.广东气象,2017,39(3):53-56.
被引量:3
8
张兰,黎洁仪.
广州重大天气过程的服务需求分析[J]
.广东气象,2017,39(3):60-62.
被引量:7
9
屈婧,武芳,徐焕.
六安市气象科普工作现状与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17(24):216-216.
被引量:3
10
余家材,何奂,杨佳音,胡端英.
气象部门舆情监测系统建设的思路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7,38(A02):106-109.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鲁人.
春风三月说雷锋[J]
.当代民声,2000(3):1-1.
2
容军.
发展气象影视精细化服务的思路与探讨[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8,39(4):83-85.
被引量:4
3
袁迎蕾,吴坤娣,沈子琦,符晓虹,陈明.
浅析海南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对策[J]
.南方论刊,2016(11):74-75.
被引量:1
4
史彩霞,黎颖智,张许斌.
基于CIMISS的广西气象服务信息综合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6,37(4):82-85.
被引量:42
5
荣裕良,张霞,马忠芬,薛正平.
松江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开发研究[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7,38(1):102-106.
被引量:11
6
陈建军,王剑林,韩湘云.
浅析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应用——以微博、微信为例[J]
.科技与创新,2017(20):33-35.
被引量:7
7
刘雨轩,康宁,华明,王海燕.
市县两级公共气象服务发布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7,38(3):111-113.
被引量:2
8
张目.
运用融媒体开展气象科普工作路径探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8,39(3):127-129.
被引量:9
9
沈文颖,朱玉周,严雪.
浅谈微博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优化策略[J]
.传播力研究,2019,3(7):89-90.
被引量:1
10
袁迎蕾,吴坤悌,李长顺.
海南气象服务宣传发展研究[J]
.统计与管理,2016,0(10):145-146.
被引量:1
1
梁志和.
1996年广西重大灾害天气述评[J]
.气象研究与应用,1997,25(S1):32-33.
2
张胜利,石建军.
内蒙古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与服务的思考[J]
.经纬天地,2015(6):40-44.
3
蒙成,聂祥,陈余明.
山区手机短信气象服务的思考[J]
.科技风,2014(8):262-262.
4
高志国.
县级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研究[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4(A08):347-348.
5
吴洵平.
对临汾城市气象服务的思考[J]
.山西气象,1996(1):45-47.
6
刘涛,陈波,张琴.
喀什重大气象灾害分析评估及应急体系能力建设[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15,9(B08):92-95.
被引量:1
7
阮煜琳.
我国广播电视将即时插播重大灾害天气预警信息[J]
.中国减灾,2007(12):53-53.
8
郭志强,李冲.
关于开展精细化专业气象服务的思考[J]
.中国科技博览,2011(11):196-196.
被引量:1
9
包红宇.
三位一体合作模式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推广和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2013,25(1):157-158.
10
郭晓祎.
百度地图占位[J]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11):69-71.
广东气象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