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畲歌演唱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歌的演唱特点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悠远淳朴的畲族没有文字,通过畲歌演唱叙述和抒发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本文以畲族历史文化为背景,分析畲族音乐风格、发声技巧和演唱特点,并从中探究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作者
雷桂榕
机构地区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中心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0-172,共3页
基金
国家民委科研项目(14ZYZ012)
关键词
畲歌
演唱
艺术特色
假声
润腔
双音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1
1
雷阵鸣.畲族叙事长歌集萃[M].1996:15.
2
兰雪霏.畲族音乐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94.
3
蓝斌.
略论畲族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J]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1):34-36.
被引量:1
4
何晶.
浅谈畲族山歌中假声的运用[J]
.科教文汇,2010(25):135-135.
被引量:4
5
朱谷忠.
寻觅飞翔的永安山歌[J]
.福建乡土,2012(1):4-7.
被引量:1
6
丁缨.
畲族民歌生存现状发轫[J]
.中国音乐,2005(1):169-170.
被引量:14
7
丁献芝.
畲族的歌俗与传承[J]
.中国音乐,1996(2):76-78.
被引量:7
8
陶立新.
声带机能调节与歌唱换声原理[J]
.音乐研究,2003(1):81-84.
被引量:8
9
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10
施联朱.面向21世界畲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山客之家.2007-7—14.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丁献芝.
畲族的歌俗与传承[J]
.中国音乐,1996(2):76-78.
被引量:7
2
张清华,谢宗昆.
歌唱换声原理新探与解决——“换声点”的几个重要环节[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2):82-84.
被引量:8
3
樊祖荫.
畲族“双条落”的基本规律及其偶然因素[J]
.中国音乐,1985(1):41-44.
被引量:7
4
丁献芝 王镇华 修海林 李文珍.《中华音乐风采录》[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8月第一版..
5
.《畲族简史》P88[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
6
樊祖荫 丁献芝.《畲族"双条落"探微》[A]..《福建民间音乐研究(三)》[C].,.187、P188.
7
马骧 缪杰.浙江畲族民歌初探[A]..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文集[C].福建省艺术研究所 福建省群众艺术馆,1988.9.
8
游文良.论畲语[A].施联朱 雷文先.畲族历史与文化[C].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113.
9
.《福建民间音乐研究(三)》[M].福建省群众艺术馆、中国音协福建分会民族音乐委员会,一九八四年十月总第三期.P150.
10
丁献芝.《畲族"双音"及窥源》[A]..《福建省民间音乐研究(二)》P1[C].福建省群众艺术馆、中国音协福建分会民族委员会,一九八二年十月总第二期..
共引文献
62
1
边秀梅.
赣闽粤边区畲族民歌的文化内涵与教育功能[J]
.学术交流,2012(S1):109-111.
被引量:4
2
丁缨.
畲族民歌生存现状发轫[J]
.中国音乐,2005(1):169-170.
被引量:14
3
程远.
畲族民歌的种类、特点及演唱形式[J]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80-84.
被引量:4
4
田青,赵婧.
论声乐教学中的“声情并茂”[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119-120.
被引量:2
5
周晓丽.
声乐学习中不良定型问题的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8):180-181.
6
吕玲.
声乐理论研究焦点问题概述--声乐发声技术理论研究焦点[J]
.中国音乐,2008(3):94-101.
被引量:4
7
陆俞锟.
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J]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3):111-112.
被引量:2
8
黄永勤.
歌唱情感在声乐表演中的价值及其训练研究[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6):118-121.
被引量:5
9
王洁.
浅议“个性化教学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
.时代教育,2010(4):28-28.
10
刘宇,何小芊.
殊路与同归:客家山歌与畲族山歌的比较[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30(2):76-7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3
1
汤苏英.
武义畲族民歌浅析[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30-32.
被引量:2
2
笪方能.
浙江畲族民歌演唱方法初探[J]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69-74.
被引量:5
3
程远.
畲族民歌的种类、特点及演唱形式[J]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80-84.
被引量:4
4
胡素银,田韶东,沈恒.
浙江民歌的演唱特点[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5(1):22-26.
被引量:2
5
杨建伟.
畲族民歌“丽水调”音乐形态探析[J]
.中国音乐,2007(2):147-150.
被引量:13
6
彭兆荣,龚坚.
从“他者保护”到“家园遗产”——以“畲族小说歌”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4):51-58.
被引量:12
7
朱腾蛟.
闽东畲歌之“假声”研究[J]
.歌海,2012(6):18-24.
被引量:5
8
洪艳.
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J]
.学术探索,2013(6):106-109.
被引量:11
9
邱国珍.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17-21.
被引量:5
10
邓苗.
民间艺术视域下的畲族民歌[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22-2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陆徽.
畲族民歌的特点及演唱风格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7,38(6):119-122.
被引量:7
2
倪榕霜.
闽东畲歌“啊噜调”演唱特色及保护与传承研究[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38(1):22-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王育红.
美学视角下的闽东~1畲族民歌[J]
.音乐创作,2018(10):145-147.
被引量:4
2
谢文强.
传统与现代:浙江畲族民歌新形式及变迁--基于敕木山村的实证调查研究[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3):1-5.
3
李新荣.
试论铅山畲族山歌之艺术特征[J]
.艺术评鉴,2020(18):165-167.
4
倪榕霜.
闽东畲歌“啊噜调”演唱特色及保护与传承研究[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38(1):22-26.
被引量:1
5
梁瑞.
我国民族声乐的风格特征探略[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1,30(3):82-86.
6
杜立新.
中国民歌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培养分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9(5):27-32.
7
林楠.
宁德畲族民歌中福宁调的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3):127-130.
8
刘淳尹.
闽东畲族民歌研究现状评述与再思[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6-13.
1
钟中.
谈长笛曲《“双音”—畲歌》的演奏技巧[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21):170-170.
2
修海林.
文化选择中的创新与追求 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室内乐作品音乐会述评[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3):57-58.
3
晏红.
浅析江西畲族民歌的起源和发展[J]
.北方音乐,2016,36(19):24-25.
被引量:3
4
陈萍.
初探畲歌的唱法[J]
.福建歌声,2011,0(2):34-35.
5
黄叶青,林文彬.
畲歌飞出葡萄沟[J]
.福建歌声,2016,0(1):34-35.
6
陈述刘.
双音——畲歌(为两支长笛、钢琴而作)[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3(Z1):109-117.
7
王洋.
浅析畲族文化元素对电影故事情节的建构——以《十七》为例[J]
.视听,2016,0(9):59-60.
被引量:1
8
朱琼玲.
畲族民歌社会功能探析——以畲歌歌词为切入点[J]
.丽水学院学报,2015,37(1):12-17.
9
曹沁芳,汤光华.
福安畲歌的音乐特色及文化内涵解析[J]
.黄河之声,2008,0(3):116-119.
10
田帅.
奇葩逸丽,淑质艶光——记“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的歌唱艺术[J]
.歌唱世界,2012,0(12):52-55.
音乐创作
201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