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缘起:作家的文学阅读与创作
中国文学到底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是西方化还是本土化?自新文学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这方面的广泛讨论和巨大分歧。五四当时,就有胡适等人的“全盘西化”思想与“学衡派”的“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相对应,此后,即有“大众化运动”“民族形式问题”等思想和潮流相跟随,更有毛泽东“民族化和大众化’,倡导下中国文学面貌的大改变。在今天,思想的差异依然严重而显著地存在。如1990年代“新启蒙运动”的兴起,对“学衡派”的重估,以及对赵树理和“十七年文学”大相径庭的认识和评价,实质上都蕴含着对本土化与西方化的倾向性分歧。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8-173,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2&ZD168)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