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诗的现代意义何在?——雪莱《为诗辩护》在中国(1905—1937)的反响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论文以雪莱《为诗辩护》的译介为关注点,兼顾与其具有紧密联系的英国诗人皮科克及其作品《诗的四个时代》的译介,通过梳理1905—1937年间的史料,发掘出鲁迅、郭沫若、于赓虞、梁实秋、伍蠡甫等人对于雪莱及皮科克诗学理论的不同的选择、译介与吸收,从中折射出与中国新诗理论的发展以及文艺与科学之关系变迁等议题。
作者 张静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4-135,共12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5

  • 1[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口向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徐文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 2Albert S. Cook, ed. Shelley. A Defense of Poctry,Boston. Ginn, 1891.
  • 3[英]玛里琳·巴特勒.《浪漫派,叛逆者,反动派.1760年-1830年英国文学及其背景》,黄梅,陆建德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195页.
  • 4[英]雪莱.《为诗辩护》,缪灵珠译,见《英国十九世纪诗人论诗》,第15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 5A.C. Bradley, Oxford Lectures on Poetry, Charlottesville. Lincoln-Rembrandt Publisher, 1986, p.151.
  • 6[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780-1950),高晓玲译,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版,第47,52,58,52页.
  • 7[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75页,第184页,第185页.第14页,第171页,第172页,第9页,第11页,第197页,第5页.
  • 8[英]雪莱.《原序》.见于《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邵洵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页.
  • 9朱光潜.《编辑后记》,《文学杂志》1937年第1卷第1期.
  • 10解志熙.视野·文献·问题·方法——关于中国现代诗学研究的一点感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1):4-8.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14

共引文献69

同被引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