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儒学复兴不等于简单复古,而是需要重新激活并释放其核心议题的生命力。一方面,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以述(本质上是一种解释)代作”之后,传统立场与传统立论本身有待澄明。比如:解释者们在“孝一慈”之间通常下意识地侧重“孝”,那么“慈”是否真的无足轻重?宋明儒学主流将“孝悌”视为具体德目而低“仁”一头,那么“孝悌”是否果真没有充当“仁之本”的理论可能?与此相关,另一方面,澄清传统不可避免引发新的根本性问题。例如:“孝一慈”若具有本体性地位,那又如何解释社会观念影响亲子之情这一现象?一种将家庭关系抬举到根本性地位的思考,终究会引中出怎样的哲学理路?如何表达这种深具中国气派的哲学思路?据此又可以对西方哲学作出怎样的点评与回应?本期推出的“孝一慈现象分析”笔谈,可以说提供了一个传统议题“撕开”来谈的范本,愿能为当代儒学研究注入某种深沉的活力。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共4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基金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团队项目“经典诠释与哲学创新”(IFY1213)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学术研究项目“孔孟之道的现象学阐释”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