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用盐类水解程度判断弱酸酸性强弱之辨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等浓度弱酸盐溶液的pH判断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进而证明对应弱酸酸性强弱,此方法仅适用于一元弱酸盐或多元弱酸正盐。多元弱酸酸式盐溶液的pH由于受到水解与电离的双重影响,不适宜作为多元弱酸酸性比较的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变量控制”角度理解“越弱越水解”规律的理论依据和掌握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作者
陈波
邓仪
机构地区
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83,共3页
Education In Chemistry
关键词
弱酸盐溶液
弱酸酸性
水解程度判断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42.
共引文献
62
1
周雪春.
谈谈化学开放性习题的编制[J]
.化学教学,2007(5):70-72.
被引量:4
2
周雪春.
谈谈化学知识中的辩证法[J]
.化学教学,2009(4):26-28.
被引量:2
3
陈思静.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J]
.科技资讯,2010,8(2):235-237.
4
谢海新.
化学课堂中教师的角色[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220-222.
5
但世辉,李斌.
浅谈人教版教材“科学视野”栏目多重功能的开发[J]
.化学教学,2012(2):6-7.
被引量:4
6
江建.
浅析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1、2与选修3之间的联系[J]
.化学教学,2012(2):8-10.
被引量:1
7
李新勇.
江苏省高考化学流程题的评析[J]
.化学教学,2012(7):53-54.
被引量:5
8
芮鹏程.
消除学生化学实验学习障碍的有效教学探讨[J]
.化学教与学,2012(11):22-22.
9
王云生.
高考理综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对化学教学的导向作用[J]
.化学教学,2013(8):3-5.
被引量:3
10
虞丽,王星乔,包朝龙.
高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以浙江省近四年理综化学试题为例[J]
.化学教学,2013(8):70-72.
被引量:3
1
唐文娟.
疏[J]
.作文(初中年级),2011(7):78-80.
2
卢国锋.
一个不可靠的结论——酸越弱酸根水解程度越大[J]
.中学化学,2003(3):19-19.
3
钱祥军.
酸性强弱判定的实验设计[J]
.考试(高考族),2009(12):43-43.
4
余成夏.
酸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8):29-29.
5
胡相银,茌国丽,彭曦瑶.
苯酚与钠、乙醇与钠的反应现象比较[J]
.中学时代(理论版),2014,0(12):85-85.
6
李有忠.
盐类物质的水解规律及相关应用[J]
.甘肃教育,2009(13):62-63.
7
孙昌银.
CO2与弱酸盐溶液反应产物的推断方法[J]
.中学化学,2001(2):16-17.
8
聂姣平.
如何比较酸的酸性强弱[J]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08(17):52-53.
9
张由奎.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失分点大排查[J]
.新高考(理化生),2012(10):31-34.
10
苏新华.
浅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J]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6,23(3):70-70.
化学教学
201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