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议合谷穴治疗周围性面瘫取穴原则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周围性面瘫是神经内科临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也是针灸治疗的有效病种。合谷穴是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几个穴位之一,尤其是合谷穴的远道治疗作用,"面口合谷收"即为对其广泛应用的高度概括,因而合谷也成为临床治疗面瘫的必用穴之一。但是在有关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中,取哪侧合谷穴的论述却不甚统一,就此笔者做了如下总结。
作者
李梦甜
李志道
吕福全
焦娟娟
许阳阳
王文斌
机构地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处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6期52-53,共2页
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合谷
手阳明大肠经
巨刺
分类号
R745.1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4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1
谷文英,李洪立.
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11,29(2):125-126.
被引量:18
2
祝丽苹,刘文凤.
电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104例探讨[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4):141-141.
被引量:8
3
李健东,赵亮,王佳,姬巍.
贝尔麻痹的发病诱因调查[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13(2):95-96.
被引量:35
4
陈淑莉,晋志高,景向红,张建梁,蔡红,逯波,蒋瑾,张璐,刘爱红.
“合谷”穴和口面部联系的解剖学基础[J]
.针刺研究,2004,29(3):217-221.
被引量:54
5
于晓华,吴富东.
“面口合谷收”的机制研究概况[J]
.针刺研究,2011,36(5):388-390.
被引量:16
6
张文斌,熊抗辉,王百忍,李惠民,李继硕.
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孤束核的分支投射[J]
.解剖学报,1998,29(3):242-245.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黄志勇,阮慧红.
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9):32-33.
被引量:9
2
李顺月,张栋,王淑友,马慧敏.
针刺合谷穴对正常人面部温度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9,29(S1):57-59.
被引量:17
3
陈淑莉,晋志高,景向红,张建梁,蔡红,逯波,蒋瑾,张璐,刘爱红.
“合谷”穴和口面部联系的解剖学基础[J]
.针刺研究,2004,29(3):217-221.
被引量:54
4
张栋,高惠合,温宝珠,彭悦,魏正岫.
“面口合谷收”的红外热像图验证[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1):31-34.
被引量:26
5
李可,单保慈,刘华,王崴,许建阳,鲁娜,李坤成.
针刺合谷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9):1329-1331.
被引量:40
6
陈淑莉,晋志高,景向红,张建梁,蔡红,逯波,蒋瑾,张璐,刘爱红.
电针“合谷”和“四白”穴对大鼠孤束核胃相关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06,31(1):46-49.
被引量:5
7
余安胜,赵英侠,严振国,李西林,余启绪.
合谷穴大体空间形态学观察[J]
.中医研究,1996,9(2):12-15.
被引量:13
8
姜汝明,王德亮,许振国,焉兆利.
从合谷穴出发探讨经络与径路的联系[J]
.光明中医,2006,21(9):7-9.
被引量:8
9
张全爱,刁灿阳.
黄迪君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J]
.中医杂志,2007,48(4):312-313.
被引量:7
10
[1]Peitersen E.Bell's palsy:the spontaneous course of 2,500 peripheral facial nerve palsies of different etiologies.Acta Otolaryngol Suppl,2002,549:4-30.
共引文献
124
1
李顺月,张栋,王淑友,马慧敏.
针刺合谷穴对正常人面部温度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9,29(S1):57-59.
被引量:17
2
田茂平.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研究[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5):129-129.
3
陈淑莉,晋志高,景向红,张建梁,蔡红,逯波,蒋瑾,张璐,刘爱红.
“合谷”穴和口面部联系的解剖学基础[J]
.针刺研究,2004,29(3):217-221.
被引量:54
4
陈淑莉,晋志高,景向红,张建梁,蔡红,逯波,蒋瑾,张璐,刘爱红.
电针“合谷”和“四白”穴对大鼠孤束核胃相关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06,31(1):46-49.
被引量:5
5
饶艳秋,韩乃沂.
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免疫学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6,26(8):557-560.
被引量:37
6
李江山,严洁,何军锋.
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3):55-58.
被引量:23
7
杨坤,黎凯.
临床30例复发性面瘫中西医病因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3):52-54.
被引量:3
8
李学智,梁繁荣.
人体腧穴组织形态特异性研究的进展与现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3):6535-6538.
被引量:28
9
李学智,刘旭光,宋文忠,唐勇,曾芳,梁繁荣.
针刺少阳经穴对慢性偏头痛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8,28(11):854-859.
被引量:36
10
赵红义,郑健刚,焦蕾.
合谷雀啄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30例[J]
.山西中医,2009(5):41-42.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15
1
王军,赵吉平.
肝失疏泄与面瘫[J]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2):2-3.
被引量:9
2
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0
3
吴江,崔丽英,贾建平,等.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11.
4
House JW, BraekmannDE. Faeial nerve grading sys-tem[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85, 93: 146- 147.
5
Van Swearingen JM, Brach JS. The facial disability in2dex: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disability instrument for disorders of the facial neuromuscular system [J]. PhysTher, 1996, 76(12): 1288.
6
孙永.针灸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进展[J].中华名医论坛,2006,4(1):2-3.
7
郭明岐,贾志强,张志忠.
多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0):232-232.
被引量:5
8
王竹梅,陈明晖.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电生理变化[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5):357-358.
被引量:19
9
时宗泽.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护理体会[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335-335.
被引量:3
10
于淑英,王亚平,谢伟,晁杰.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9例心理行为变化分析[J]
.人民军医,2012,55(1):59-6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胡梦.
动气针法巨刺三泉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16,48(3):89-92.
被引量:6
2
宋锦霞,李玲.
李玲刀钩针联合毫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3):425-427.
被引量:2
3
吴博欣,裴兴虹,赵建新,田元祥,谷世喆(指导).
谷世喆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J]
.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26-2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张西振.
温针灸联合中药自拟方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56):201-202.
被引量:1
2
李紫媚.
董氏奇穴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23):116-119.
被引量:6
3
张妍.
中医护理干预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24(11):84-86.
被引量:1
4
张艳宏,高伟,白文静,何丽云,刘保延.
临床试验中常用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结局评估方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2):493-496.
被引量:16
5
王艺静,林海波,钟淑芬,谭章财,吴月意.
董氏奇穴临床应用概况[J]
.河南中医,2020,40(6):964-968.
被引量:16
6
陈明凤,江瑜.
针灸结合耳穴治疗小儿面瘫验案举隅[J]
.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8):93-94.
被引量:5
7
牛诗雨,郝重耀,李玲,关芳.
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21,29(7):38-40.
被引量:2
8
王艳.
田霞教授新九针治疗顽固性面瘫撷要[J]
.光明中医,2021,36(5):714-716.
被引量:5
9
宋照强,赵丽,李瑞红.
宋氏扁针点穴拔罐验案举隅[J]
.中国民间疗法,2021,29(13):116-118.
10
田叶红,赵建新,邱晓伟,黄子玲,裴兴虹,田元祥.
基于经筋理论探析针药联合治疗顽固性贝尔面瘫[J]
.湖南中医杂志,2022,38(3):84-88.
被引量:9
1
姚隽,宋会江.
电针手阳明大肠经穴位配合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桡神经损伤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14,46(3):172-173.
被引量:2
2
亓卫东,徐鸣署,齐瑞,李明.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针灸治疗[J]
.吉林中医药,2004,24(11):49-50.
被引量:3
3
王幼娟,黄怀钧,王凤霞,周防讯,周崇华.
癫痫脑电及治疗的激光针研究[J]
.激光杂志,1992,13(3):156-159.
4
罗勇,董为伟.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扩布性阻抑的发作及电针对其影响[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1,17(4):320-322.
被引量:1
5
朱兵,梅志刚.
面口合谷收的神经科学原理[J]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9,37(2):65-69.
被引量:4
6
郑爱茹.
治疗面神经炎38例临床体会[J]
.中国校医,2001,15(6):451-451.
7
王梅.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病肢体关节疼痛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1):120-120.
被引量:4
8
訾明杰,刘志顺,刘保延.
试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机及针灸取穴原则[J]
.针刺研究,2006,31(6):365-368.
被引量:27
9
沈俊明,詹宇豪,张文丽.
太冲、合谷穴对脑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6,22(2):329-331.
被引量:21
10
唐宏图,王华,徐海波,韩俊洲.
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左侧合谷穴的fMRI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5):964-966.
被引量:29
江西中医药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