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民间文学艺术的私权保护——以“石头寨案例”为线索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知识产权制度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种有力手段。目前,专利、商标、版权等"既有知识产权"主要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占有的知识产权份额相对较低。从《伯尔尼公约》的修订和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形成的历史看,发达国家一方面设计出专利、商标、版权等既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并且偏重于对计算机软件等高新科技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期保证发达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将包括民间文学艺术在内的"传统知识"这一优势资源纳入私权保护范围,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作者 宋瑶
出处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5年第7期78-83,共6页 China Invention & Pate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郑成思.关于传统知识与两类知识产权的保护//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M].北京:方正出版社,2002(8):3-4.
  • 2卡马尔.国家的法律对民间文学表现形式的保护.周林、冯晓东译//著作权.1993(4).
  • 3管育鹰.“刀郎”现象折射出的民间文艺保护问题[J].中华商标,2005(11):52-56. 被引量:10
  • 4张辰: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文丛(8).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82.
  • 5洛克.政府论(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 6William Simmon. The Community as Beneficia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Development Movement,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1.
  • 7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
  • 8《班吉协定》附件7第46条.

共引文献5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