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如何“语言”,怎样“文化”——论台湾原住民文学中的混语现象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时代语境的转变,台湾原住民文学中出现了大量的混语现象。其主观意图是台湾原住民作家希望通过"语码移借"和"语码转换"等语言方式表现崭新舆论背景下的族群本位思考。它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台湾原住民文学的呼号与悲鸣,而表现出一种试图展现自身价值、延承传统文化、构建族群意识的冷静气质与多元指向。
作者 吴鵾
出处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5年第2期19-25,共7页 Forum for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台湾后乡土小说研究"(项目号:2013SJB750009)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简称PAPD) 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博士学位教师科研支持项目"台湾后乡土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伊斯迈·达立《后殖民文学的语言》,李勤岸译,(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219页.
  • 2臧振华.《谈南岛民族的起源和扩散问题》,《语言暨语言学》,(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2001年1月第2卷第1期.
  • 3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99、100页.
  • 4彭瑞金.《驱除迷雾、找回祖灵》,《21世纪台湾原住民文学》,(台北)财团法人台湾原住民文教基金会1999年版,第27页.
  • 5吴锦发.《论台湾原住民现代文学》,《民众日报》1989年7月21日.
  • 6浦忠成.《台湾原住民文学史纲》,(台北)里仁书局2009年版,第853页.
  • 7孙大川.《活出历史》.载《久久酒一次》,第118页,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 8梁琴霞.《野地里的声音》,参见拉黑子·达立夫.《混浊》,台北.麦田出版社,2006年,第6页.
  • 9拉黑子·达立夫.《现代的mama no kapah》,《浑浊》,(台北)麦田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 10夏曼·蓝波安.《原初的痕迹》,《八代湾的神话》,(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4、6、6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