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约60%发生于基底节区,致病率和致残率较高,易遗留较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国内外研究发现,脑出血后的继发性神经损伤与血肿周围血红蛋白的分解、凝血酶的释放、炎症反应及补体系统参与的免疫损伤等有关[1~3]。本文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过程中小胶质细胞、炎症介质(核因子-κB、细胞因子)及补体系统的作用进行概述,以期为ICH的治疗提供更多切入点,有助于改善脑出血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出处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4期76-78,共3页
Journal of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College
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13LJ003)
河北省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资助项目(编号:12140209A-31)
华北理工大学2014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编号:X201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