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犹太人——同性恋者——苏珊·桑塔格的现代性 被引量:1

The Outsider of Jew-Lesbian——Susan Sontag's Modernit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是个反思现代性的时代,如尼采、海德格尔、列奥·施特劳斯等。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亦感受到现代性困扰,并以"重新定位文化价值"之"重新"来呈现其现代性。究其根源,桑氏现代性之"新"来自其两个"边缘性"身份:犹太人和"同性恋者"。身处边缘的处境激发她不断地"更新"思想,"重新定位文化价值","新感受力"和"坎普"便是其现代性之"新"的代表。桑氏认为,其现代性之"新",主要源自犹太人的道德严肃性与同性恋者的唯美主义。它们二者创造的"新感受力"打破了简单的二元对立原则,抒写出桑氏独特的现代性。 The 20 th century was an era which widely reflected modernity. The American writer Susan Sontag realized the paradox of modernity just like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Martin Heidegger,Leo Strauss,Hannah Arendt. Thus She struggled to 'renew the value of culture',by which to represent her modernity. To track down its root,the 'newness'of Sontag's modernity came from two 'margin'identities: Jew and Lesbian.. The anguish of margin stimulated her infinite creativity,renewed her thoughts and the value of her culture. 'New sensibility'and 'Camp'stood her modernity. In Sontag's eyes,her newness of modernity mainly originated Jew's moral seriousness and Lesbian's Aestheticism, which created 'new sensibility',broke simple doctrine of dualism,and then expressed out Sontag's special modernity.
作者 蒋秀云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89,172,共8页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苏珊·桑塔格:《罗贝尔·布勒松电影中的宗教风格》,见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193—213页.
  • 2特里·伊格尔顿:《圣奥斯卡》,见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23页.
  • 3苏珊·桑塔格:《三十年之后……》,黄梅译,见苏珊·桑塔格:《重点所在》,陶洁、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298—304页.
  • 4格勒姆:《尼采与边缘犹太人》,郭熙明译,见萌萌学术工作室主编:《“中国人问题”与“犹太人问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259—306页.
  • 5欧里庇得斯.《酒神的伴侣》,罗念生译,收人《罗念生全集:欧里庇得斯悲剧六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53、453、458页.
  • 6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许绮玲、林志明译//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057—114页.
  • 7何塞·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非人化》,见福柯、哈贝马斯等:《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5—143页.
  • 8汪舒明:《美国犹太人的自由主义和保守化》,见汪舒明:《犹太研究》(第7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7—107页.
  • 9南方朔:《苏珊·桑塔格的诗意世界》,见苏珊·桑塔格:《重点所在》,陈相如译,台北:大田出版社,2008年,第001—012页.
  • 10吴雅凌编译:Conon.残篇4,见吴雅凌编译:《俄耳甫斯教辑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