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识”下的“选择”——马克思主义输入中国的历史与逻辑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输入中国的内容的选择是由当时"救亡图存"的最高社会需要决定的,社会需要逐步形成了影响中国命运的社会共识。社会共识的逻辑是:首先人们认识到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次,社会发展是有方向性的,在当前世界主要有两条发展道路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第三,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手段是竞争法则。在这样的社会共识的影响下,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和广大中国民众的代表——先进的知识分子分别选择性地输入了西方的进化论思想、社会主义思潮和阶级斗争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恰恰被作为这些思想的最高成果输入中国。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表明,马克思主义输入中国这一历史事件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传播奠定了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作者 王锦刚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24,共6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播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项目编号:10BKS064) 中国传媒大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CUC13A39)的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0页.
  • 2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梁启超全集》第2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313、315页.
  • 3《李大钊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6-17、4、16页.
  • 4戴逸等编.《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92页.
  • 5李妙根编.《刘师培辛亥前文选》,朱维铮校,中西书局2012年版,第88页.
  • 6江亢虎.《上海本部致电北京内务部》,《社会世界》,1913年第4期.
  • 7《李大钊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67-368页.

共引文献30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