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论病发于阳发于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于《伤寒论》病发于阳发于阴,历代注家各执己说,代有发挥,然终不能说明仲景本意。文章重疏各论后,认为此二句的本来要义是告知人们发热恶寒者属阳,无热恶寒者属阴,以寒热辨阴阳统筹全论,不必过度解释招致歧义。
作者
尹立智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国医论坛》
2015年第4期4-5,共2页
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伤寒论》
发热恶寒
无热恶寒
阳证
阴证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柯琴.伤寒来苏集[M].王晨,校注_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3
周学海.读医随笔[M].杨洪霞,点校.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共引文献
196
1
杨爱学.
追古溯源谈痞满[J]
.吉林中医药,2007,27(3):55-56.
被引量:5
2
周光,周铭心.
燥证研究的思维发展与创新[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5):11-14.
被引量:1
3
蔡小卓,刘力红.
浅述王凤仪性理疗病学说与传统中医及儒家思想的相关性[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305-2306.
被引量:3
4
胡冬裴.
独抒妙理 博采众方——谢士泰《删繁方》方论钩沉[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6):22-25.
被引量:1
5
谢元华,张京春,陈可冀.
病证方药相应及其意义[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1-2.
被引量:14
6
黄旭.
祛湿清火法治疗慢性肾衰并发便秘[J]
.甘肃中医,2008,21(5):21-22.
7
张瑞贤,芦琴,张卫,张慕群.
魏晋南北朝时期药物计量单位的考察[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5):1906-1908.
被引量:1
8
张瑞贤,芦琴,张卫,张慕群.
隋唐时期药物衡量单位的考察[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7):2201-2204.
被引量:9
9
杨柳,陈庆超.
猪苓汤加减治疗内耳性眩晕30例[J]
.河南中医,2009,29(2):124-124.
10
尹新中.
《伤寒论》三承气在急症中的应用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4):546-547.
被引量:1
1
刘承仕.
从“病发于阳、发于阴”谈“伤寒”的概念[J]
.河南中医,1995,15(6):334-336.
被引量:1
2
徐永禄.
《伤寒论》“病发于阳病发于阴”探讨[J]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17(1):11-11.
被引量:1
3
杨薪博,孔琳.
对《伤寒论》“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认识[J]
.国医论坛,2007,22(1):6-7.
被引量:3
4
田合禄.
外感病传变规律[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22):51-54.
被引量:6
5
不再头痛的选择[J]
.中国药店,2003(1):90-90.
6
李义平.
拔泡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7,8(10):19-19.
被引量:1
7
辛累.
食疗治感冒[J]
.食品与健康,1998,0(5):28-28.
8
田合禄.
太阳主外,太阴主内——张仲景创作《伤寒论》的大纲之二[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8):5-7.
9
王峰.
胃家实“实”字探析[J]
.吉林中医药,1989,9(1):46-47.
10
姜元安,张清苓.
论病“发于阳”和“发于阴”之辨证意义[J]
.环球中医药,2014,7(6):445-447.
被引量:1
国医论坛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