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辩证理解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真实性”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跨入新世纪,现代文学史书写又呈热潮,虽然创新性是其显著亮点,这主要体现在学科范式调整、文学史观更新、作家作品重评上;但是缺乏历史真实感也是值得重视的,如淡化或省略文学运动与文艺思想论争,既不关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又不顾及文本解读的社会背景等。欲处理好创新性与真实性的关系,书写主体必须确立辩证的文学史真实观,至少应从实存之真、想象之真、体悟之真、认知之真、阐释之真等五个层面来把握文学史书写的真实性。
作者
朱德发
机构地区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88,共8页
关键词
辩证
现代文学史
书写
真实性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51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
.文学评论,1985(5):3-14.
被引量:448
2
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第3版,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3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4、442页.
4
茅盾.《社会背景与创作》,《小说月报》第12卷第7期,1921.7.10.
5
朱德发.
评判与建构——新文学史研究主体思维的沉思[J]
.文学评论,1993(1):90-102.
被引量:2
6
李铁映.《要有自己的历史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2月27日第7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列宁全集》第二版简介[J]
.中州大学学报,1991,8(1):55-55.
被引量:135
共引文献
451
1
陈旭光.
论中国艺术学研究的“宗白华经验”[J]
.艺术学研究,2020,0(2):55-65.
被引量:7
2
杨希帅.
“新时期文学”:批评概念的浮沉与“当代文学”的结构变动[J]
.文艺争鸣,2022(10):85-90.
3
刘卫国.
“专精”与“博通”的融汇——论黄修己先生的学术历程与学科贡献[J]
.南方文坛,2024(3):30-38.
4
吴武洲,赵北辰.
建国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个人写作[J]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0):9-17.
被引量:2
5
叶虎.
20世纪中国文学性质论争及其局限[J]
.文艺理论研究,2001(6):48-54.
6
丛迎旭,严灵,韩雪.
从极权主义到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思想评述[J]
.时代文学,2009(14):162-163.
被引量:1
7
郭秀琴.
论萧红悲剧小说的美感特征[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03-106.
8
徐文广,贾振勇.
话语类型与实践——1950-199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2):8-12.
9
张重岗.
心性诗学的再生——徐复观与现代知识人的文艺对话[J]
.华文文学,2009(6):98-103.
10
李竹.
职业测评:借你一双慧眼[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2(9):37-3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2
1
陈新.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6):20-23.
被引量:6
2
张荣翼.
文学史中的述史机制[J]
.求索,1998(1):86-91.
被引量:4
3
王佐良.
文学史写法再思[J]
.读书,1995,0(1):90-94.
被引量:2
4
冯黎明.
历史编撰学与历史知情权[J]
.粤海风,2013,0(3):3-6.
被引量:3
5
黄万华.
1945~1949年的香港文学[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2):89-104.
被引量:18
6
季广茂.
掀起“历史真实”的盖头来[J]
.人文杂志,2005(5):81-83.
被引量:2
7
乔力,武卫华.
论地域文学史学的研究方法[J]
.理论学刊,2006(12):118-120.
被引量:5
8
乔国强.
文学史:一种没有走出虚构的叙事文本[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8):27-34.
被引量:7
9
汤剑波.
现代性的三个向度[J]
.学术交流,2011(3):36-39.
被引量:2
10
王丹.
文人主导下的群体性办刊模式——20世纪40年代港版《文艺生活》的办刊模式及其省思[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1,31(5):60-6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王丹.
《文艺生活》月刊与20世纪40年代华南文学——阶段性、地域化文学史写作路向的探索[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72-79.
2
李松,信誉.
文学史述史的合法化反思[J]
.社会科学,2021(10):172-17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黄书.
建构文化空间,铸就时代历史:论叶辛知青题材作品之价值[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1):106-110.
1
王兆胜.
关于散文文体的辩证理解[J]
.文艺争鸣,2005(1):11-14.
被引量:9
2
曲一迪.
文学语言陌生化:微妙的审美触发[J]
.北方文学(下),2015,0(2):103-103.
3
关明国.
试论鲁迅的“生存”智慧[J]
.甘肃农业,2005(7):98-99.
4
王新立.
论近代旧体诗词中的抗战书写[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8(3):114-119.
被引量:1
5
谢敏玉,高志忠.
作为主体与客体的宫嫔群体在宫词中的形象与想象——以明清为例[J]
.兰州学刊,2015(3):80-85.
6
吴嘉佑.
屠格涅夫《散文诗》“生与死”的哲理辨析[J]
.黄山学院学报,2016,18(4):66-68.
7
刁文慧.
关于谢灵运山水诗美的再认识——与蒋寅先生商榷[J]
.中国诗歌研究,2012(1):244-253.
8
张景兰.
耐人寻味的沉默与友善——论“文艺自由论辩”中鲁迅对胡秋原的态度及其原因[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7(6):55-61.
被引量:1
9
王挺.
歌德的历史主义与席勒的“人性的诗”[J]
.江西社会科学,2002,22(4):74-77.
10
冯万里.
朱敦儒词之我见[J]
.绥化师专学报,2003,23(1):61-64.
江汉论坛
201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