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诽谤法除罪化研究——以比例原则为视角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对诽谤的立法规制是在言论自由权与名誉权之间进行价值衡量的结果。在宪法意义层面,可以运用比例原则作为分析框架对其合理与否进行考量。我国刑事立法中存在诸多诽谤罪名,作为广义诽谤法而存在的《刑法》第103条第2款、105条第2款的立法设定并不符合比例原则,作为一般诽谤法存在的《刑法》第246条也存在一定瑕疵,应在现有基础上做出修改。
作者 孔祥稳
出处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6-48,共3页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Administrative Cadre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25

  • 1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82.
  • 2蔡宗珍.《公法上比例原则初论--以德国法为中心》[J].政大法学评论,.
  • 3《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判例集》.第45卷第187页以下.
  • 4[印]阿·库·穆霍帕德西亚、西方政治思想概述·中译本[M].求实出版社,1984.128-129.
  • 5[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中译本[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1.
  • 6[美]罗尔斯.正义论·中译本[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4.
  • 7蔡宗珍.公法上之比例原则初论--以德国法发展为中心.政大法学评论,(62):76-76.
  • 8于立深.公法哲学体系的建构[EB/OL].http://www.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7777.
  • 9L. Pound. A Survey of Social Interests,57 Harv L. Rcv(1943). p. 39.
  • 10朱源葆.警察人员运用比例原则处理聚众活动之法律界限.警政学报,(22):137-137.

共引文献10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