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一场后现代主义的狂欢盛宴——由《喜羊羊与灰太狼》解读中国动画的后现代主义元素 被引量:2

Interpretation of Post-modernistic Elements of Chinese Animated Films with Pleasant Goat and Big Big Wolf as an Exampl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动画片呈现出别样的繁荣景象。这不仅得益于作品本身"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的鲜明特色,更得益于其内部蕴含的丰富的后现代主义元素。本文立足主题、内容、叙事三个维度,以解构、戏仿、拼贴、娱乐化为中心语,深入剖析《喜羊羊与灰太狼》所包含的时代文化寓意,从而诠释出中国当代动画片的内在意蕴。
作者 杨海燕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8-170,共3页 Contemporary Cinem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江林《(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贵在具备完整的动画产业模式》,《光明日报》2009年3月10日.
  •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 3G Kirenidjian. The aesthetics of parody,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1969.28(2).
  • 4赵宪章.超文性戏仿文体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3):101-109. 被引量:84
  • 5资料来源:http://www.baike.com/wiki/喜羊羊和灰太狼.
  • 6[美]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页,第44页,第150-151页,第155页,第156页.
  • 7[美]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 2巴赫金著 李兆林译.拉伯雷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 3唐纳德·巴塞尔姆.白雪公主(中译卡)[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4克里斯蒂娃.符号学[A]..语意分析研究[M].Seuil出版社,1969..
  • 5詹姆逊 胡亚敏 译.文化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 6吉拉尔·热耐特 萨莫瓦约 (邵炜译).隐迹稿本--二级文学[M].萨莫瓦约,(邵炜译).互文性研究[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第21页.
  • 7萨莫瓦约 (邵炜译).互文性研究[M])[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 8萨莫瓦约 (邵炜译).互文性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 9列欧·施皮策尔.意大利口语[M].来比锡,1922..
  • 10拉伯雷.巨人传(作者前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共引文献84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