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手术清扫分析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手术清扫的效果。方法 214例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均将胸肌间淋巴结单独送至病理实验检查,观察胸肌间淋巴结转移与肿瘤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等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214例乳腺癌患者中,胸肌间淋巴结单独送检者151例,检出胸肌间淋巴结者20例,检出率为13.25%;胸肌间淋巴结转移者7例,转移率为4.64%;腋窝淋巴结者胸肌间淋巴阳性率为11.11%(7/63)。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影响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为TNM分期较晚、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应该常规实施胸肌间淋巴结的手术清扫、单独病理送检。
作者 吕淼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9期122-123,共2页 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30

  • 1仇爱峰,徐青,王庆庆.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5,45(36):34-35. 被引量:8
  • 2龙飞,张斌,李爽.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4):275-276. 被引量:18
  • 3沈镇宙 韩企夏 等.乳腺癌肿瘤体积、淋巴结构情况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外科杂志,1991,29:554-554.
  • 4沈镇宙 张锡珍 等.现代肿瘤学,第一版[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643.
  • 5沈坤伟 沈镇宙 等.1484例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COX模型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1996,19:221-221.
  • 6沈镇宙,中华外科杂志,1991年,29卷,554页
  • 7沈坤伟,中华肿瘤杂志,1996年,19期,221页
  • 8沈镇宙,乳腺癌.现代肿瘤学,1993年,643页
  • 9Oran I, Memis A, Ustun EE. Uhrasonographic detection of interpectoral (Rotter, s )node in involvement in breast cancer[J]. J Clin Uitrasound,1996,24(9):519.
  • 10Vrdoljak DV, Ramljak V, Muzina D, et al. Analysis of meta- static involvement of interpeetoral (RotterS)lymph nodes re- lated to tumor location, size, grade and hormone receptor status in breast cancer [ J ]. Tumori, 2005,91 ( 2 ) : 177.

共引文献27

同被引文献13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