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小学教师与家长间的话语分析建构家校沟通机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话语"不仅仅是一种陈述系统,而且是一种"实践"行为,蕴含着力量,揭示了话语背后潜在的影响家校沟通的障碍因素,即责任推诿、问题陈述和行为指向不明,以及缺乏话语规则等问题。透过话语分析,揭示问题,建构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
作者
杨优先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5年第5期5-7,共3页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关键词
家校沟通
话语辩解
话语变异
话语规则
分类号
G40-05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英]波特,韦斯雷尔著.话语和社会心理学[M].肖文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9,50,112,95,73.
2
黄河清.
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J]
.教育评论,2001(4):24-27.
被引量:32
3
严桂芬.
提高家校沟通有效性的途径[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7):24-25.
被引量:2
4
金绍荣,王德清.
“家长代言人”制度: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有效途径[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6(3):27-29.
被引量:5
5
安维民.
家校联动互助合作的实践[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29(7):94-9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顾志刚.
论新时期家校合作的策略取向[J]
.班主任,2005(4):38-40.
被引量:9
2
陈利平.
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中的家校合作[J]
.世界教育信息,2005,18(4):42-43.
被引量:5
3
潘志平.
用真诚的心与家长沟通[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5,0(4):64-64.
被引量:1
4
戴赛男.家校携手育幼苗[J]辅导员,2005(03).
共引文献
37
1
柴茹.
小学教育阶段家校共育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J]
.现代交际,2020(13):201-202.
被引量:6
2
成龙,王彩霞.
用心浇筑,“出格”到“出色”——谈高中生过错行为矫正策略[J]
.高考,2020,0(2):90-90.
3
潘宇.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当前存在的误区[J]
.海峡科学,2012(5):70-71.
4
崔丽丹.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01-102.
被引量:4
5
高扬.
大连市公民社会组织参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调查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2-64.
6
李金珠.
浅谈完善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策略[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2):2-3.
7
罗福建.
学生工作的新思路:大学生家长会[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60-161.
被引量:2
8
吴伟英.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0,30(8):33-35.
被引量:15
9
宋传盛.
当代独生子女家庭德育现状调查研究——以盐城地区为例[J]
.科教文汇,2010(36):15-15.
被引量:4
10
王伟.
寄宿制学校有关亲情缺失的研究[J]
.科教导刊,2011(4):191-19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9
1
安维民.
家校联动互助合作的实践[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29(7):94-94.
被引量:2
2
王现田.
浅谈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学周刊(下旬),2015(2):161-161.
被引量:4
3
魏振江,姬慧娜.
微信公众平台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雁宁路小学为例[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4(5):79-80.
被引量:2
4
孟晶,汤雪芳,杨梓艺.
小学新任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研究——基于文献的考察[J]
.亚太教育,2016,0(12):203-204.
被引量:2
5
杨雯雯.
关于“家校沟通”的研究综述[J]
.小学科学,2016(11):101-102.
被引量:4
6
刘娟娟.
农村小学教师隐性流失问题与规避对策探究[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5):92-94.
被引量:3
7
曹慧.
家校沟通中的情绪管理能力[J]
.福建教育,2020,0(9):5-7.
被引量:3
8
陈晓敏.
共情化雨沐万物 家校沟通增效果[J]
.甘肃教育,2020(15):33-33.
被引量:3
9
冯仕成.
新时期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管窥[J]
.吉林教育,2016,0(2):17-1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蒲翔.
四川种草养獭兔发展初报[J]
.四川草原,2000(3):51-53.
被引量:2
2
童少海,王红灵.
农村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考试周刊,2016,0(45):189-190.
被引量:1
3
周青青.
家校沟通中双向共情能力的提升策略[J]
.中小学班主任,2021(5):32-33.
4
周青青.
家校沟通中的双向共情能力提升策略——由“家长退群事件”引发的思考[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1(9):63-64.
被引量:1
5
梁杰.
换位思考真诚为先——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方法的分析[J]
.新课程(小学),2019,0(2):214-21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龙兴,左相兵,卢敏.
贵州獭兔青饲料四季轮供模式研究[J]
.草业与畜牧,2015(6):40-43.
2
赵辉玲,程广龙,朱秀柏,熊国远.
适宜安徽省发展养兔的牧草及利用技术[J]
.中国养兔,2002(4):5-9.
被引量:3
3
李广浩.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情况分析[J]
.科学咨询,2020(48):116-117.
4
张颖.
例谈共情视角下的家校共育[J]
.江苏教育,2022(87):64-66.
1
方秀红.
完善家校沟通机制 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效益[J]
.现代教学,2016,0(8):19-22.
2
宋亮.
大学校园的家校沟通[J]
.教育(高教观察)(中旬),2013(2):36-37.
3
霍国强.
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的困境及其归因[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2):14-15.
被引量:7
4
林寿辉.
浅议普通教育督导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1990,0(6):6-6.
5
卓秀芳.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谈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J]
.华夏教师,2015(7):80-81.
被引量:1
6
陶海健.
论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J]
.语文天地(初中版),2015,0(8):26-27.
7
南仁燕.
论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问题能力[J]
.考试周刊,2010(7):189-189.
被引量:1
8
何鹏.
浅谈化学课堂中的探究教学[J]
.课外阅读(中下),2012(18):269-270.
9
王平,迟宝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研究[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2):46-47.
10
王金凤.
构建“家校同盟”,促进学生发展[J]
.考试周刊,2011(33):221-222.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