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偶在世界的向善之旅——从《黑王子》中看艾丽丝·默多克的人文关怀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以往对艾丽斯·默多克的研究都关注于其后现代写作立场,即对世界的偶在状态的揭示。但实际上,作家在对世界偶然性的再现过程中加入了她对如何解除这种状态的思考。因此,本文首先探讨默多克《黑王子》中关于世界偶然性约观点,阐明了失去信仰、本质退场的时代世界的存在状态。进而又探讨了生活于偶在世界中的个体对这种偶在性的察觉,以及主人公试图摆脱恐惧心理所进行的尝试以及种种尝试的无效性。最后。本文论证了作品中"厄洛斯"这一意象的拯救意味,它将神与人、两性之间连接起来,使个体与外界、与他者建立实质的沟通,从而寻回本质,最终走向至善。
作者 刘晓莹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第4期89-94,共6页 Journal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Socia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Conradi, Peter J. Iris Murdoch The Saint and the Art/st[M]. New York: St. Martin's, 1986.
  • 2Dooley, Gillian. Iris Murdoch's Use of the Firstperson Narrative in The Black Prince [ J ]. English Studies Vol. 85 Issue 2,Apr. 2004(2).
  • 3童浩.哲学的范畴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 4张志扬.一个偶在论者的觅踪[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281.
  • 5Iris Murdoch. The Sublime and the Beautiful Revisited [ M ]. in Peter J. Conradied. Existentialistsand Mysties, London : Chatto&W indus, 1995.
  • 6[英]艾丽斯·默多克.黑王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 7[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8吴华眉,杨立蛟.爱的对象与渴望——柏拉图《会饮篇》爱欲理论解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73-77.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6

  • 1[7][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的《会饮》[M].刘小枫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 2[2]转引自[日]今道友信.关于爱和美的哲学思考[M].王永丽、周浙平,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69-70.
  • 3[2]SOBLE A.The structure of love[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78.
  • 4[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可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3.
  • 5[4]邓晓芒.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75.
  • 6[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

共引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