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哲学角度浅论“吕贺之争”给新音乐发展所带来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吕贺之争"是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期间吕骥与贺绿汀之间关于新音乐的一次大讨论,论争内容主要是关于中国新音乐诸多方面的问题,给中国音乐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这场前所未有的大争论给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所带来的促进作用。
作者
栗晓洋
机构地区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5期97-97,93,共2页
Music Space
关键词
吕骥
贺绿汀
新音乐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吕骥.
关于音乐理论批评工作中的几个问题——根据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扩在)会议上的发言改写[J]
.人民音乐,1956(9):8-13.
被引量:7
2
张慧.
吕贺之争及其思考[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20(3):100-101.
被引量:3
3
张宁.
对贺绿汀《论音乐的创作与批评》的再认识[J]
.大舞台,2010(10):120-121.
被引量:1
4
厉声.
“音乐属于人民”是吕骥音乐思想的核心[J]
.音乐研究,1989(2):9-1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吕骥.
关于音乐理论批评工作中的几个问题——根据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扩在)会议上的发言改写[J]
.人民音乐,1956(9):8-13.
被引量:7
2
張洪岛.
我的看法[J]
.人民音乐,1955(2):10-10.
被引量:1
3
程云.
论有关当前音乐创作的几个问题——“论音乐的创作与批评”读后记[J]
.人民音乐,1955(3):5-7.
被引量:2
4
夏白.
论贺绿汀同志对音乐艺术几个基本问题的形式主义观点[J]
.人民音乐,1955(4):11-14.
被引量:7
5
杨琦.
论贺绿汀同志的技术至上主义的思想实质[J]
.人民音乐,1955(4):15-18.
被引量:4
6
[贺绿汀著],《贺绿汀全集》编委会.贺绿汀全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7
吕 骥.吕骥文选[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
10
1
孙道东.
吕贺之争的历史意义[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S3):39-42.
2
张慧.
吕贺之争及其思考[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20(3):100-101.
被引量:3
3
刘娟,姚亚琼.
对五十年代批判贺绿汀问题的思考[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9(1):73-76.
4
冯长春.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新中国初期音乐创作的美学原则[J]
.音乐研究,2012(6):12-20.
被引量:5
5
居其宏.
一部纵贯中国乐坛60年的思潮碰撞活剧——对“吕贺之争”的历史回顾[J]
.艺术百家,2016,32(4):56-64.
被引量:1
6
冯长春.
民族音乐文化身份的塑造——新中国建立17年的音乐民族化思潮[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6,35(3):5-18.
被引量:15
7
居其宏.
马克思主义音乐观中国化建构的曲折历程——“吕贺之争”的哲学反思[J]
.艺术百家,2017,33(6):9-18.
被引量:2
8
楚晓艳.
吕骥研究现状述评[J]
.当代音乐,2019(2):115-117.
9
宋学军.
吕骥“以人民为中心”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3):13-21.
被引量:2
10
刘正阳.
从“贺绿汀精神”谈“吕贺之争”[J]
.中国文艺家,2018,0(7):37-38.
同被引文献
5
1
马洁.
关于“吕贺之争”的阐释与思考[J]
.电影评介,2006(15):84-85.
被引量:1
2
时白林.
光辉的一生 战斗的一生——缅怀音乐巨擘贺绿汀[J]
.人民音乐(评论),2001(4):2-3.
被引量:1
3
张慧.
吕贺之争及其思考[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20(3):100-101.
被引量:3
4
梁茂春.
20世纪人文精神的丰碑——纪念贺绿汀百年诞辰[J]
.民族音乐,2003(9):4-5.
被引量:1
5
严农.
硬骨头音乐家贺绿汀[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4):1-1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刘正阳.
从“贺绿汀精神”谈“吕贺之争”[J]
.中国文艺家,2018,0(7):37-38.
1
刘靖之.
抄袭、模仿、移植──中国新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0(3):7-10.
被引量:10
2
宫修建.
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承前启后性”探微[J]
.北方音乐,2010,30(4):8-9.
3
乔邦利.
从“描红”到原创——1900至1920年我国合唱创作纵览[J]
.歌唱世界,2013,0(5):34-37.
4
钱仁平.
风中的怀念——谭小麟及其对中国新音乐发展的贡献[J]
.音乐爱好者,2002(11):28-32.
被引量:9
5
方鸥.
关于“新音乐”发展的若干思考[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4(2):45-45.
6
刘靖之.
抄袭、模仿、移植(续)──中国新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0(4):6-9.
被引量:2
7
范宇.
从哲学角度出发探究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本质[J]
.才智,2012,0(31):122-122.
8
践耳.
聂耳歌曲的艺术特色[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2):37-42.
被引量:2
9
Edging.
日本新音乐发展[J]
.通俗歌曲,2000(2):25-25.
10
王纲.
聂耳对中国革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贡献[J]
.青年文学家,2013,0(29):76-76.
音乐时空
2015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