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比较研究中美文化中的“公德”与“私德”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美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文化渊源、社会结构、家庭结构、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两国对"公德"和"私德"的认知和评价存在诸多差异和误解。本文通过对两国文化中"公德"和"私德"的比较研究,提出应摒弃狭隘和偏见,以客观、尊重以及包容的态度了解相互的文化,面对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
作者
石婷
机构地区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学园》
2015年第18期13-14,共2页
Academy
关键词
中美文化比较
“公德”与“私德”
文化冲击
跨文化交流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程立涛,苏建勇.
“私德外推即为公德”吗?——兼论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观[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2):54-58.
被引量:22
2
宋晔,寇茜.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道德文化自觉——兼论德育现代化[J]
.教育探索,2010(12):6-8.
被引量:9
3
李春成.
孝行与官德:公德与私德间关系的案例分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3):127-133.
被引量:7
4
石岩.
中国社会转型期公民道德失范探析——基于公德与私德的视角[J]
.甘肃理论学刊,2012(3):38-4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陈壁生.
回到历史情境才可能理解经典 也谈“亲亲互隐”问题[J]
.博览群书,2005(4):66-69.
被引量:2
2
高兆明.
简论“道德失范”范畴[J]
.道德与文明,1999(6):8-10.
被引量:41
3
刘清平.
儒家伦理:道德理性还是血亲情理?[J]
.中国哲学史,1999(3):36-42.
被引量:25
4
邓春林.
关于道德失范与道德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9(1):163-166.
被引量:4
5
李春成.
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的关系问题[J]
.现代哲学,2002(1):117-120.
被引量:2
6
林默彪.
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J]
.社会主义研究,2004(6):134-135.
被引量:62
7
毕伟.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不和谐——兼议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2):27-32.
被引量:1
8
程立涛,苏建勇.
“私德外推即为公德”吗?——兼论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观[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2):54-58.
被引量:22
9
秦国防,聂广鹏.《河南长垣规定干部不孝不能提拔引发争议》,《河南日报》2007年4月6日.
10
余超.《潢川县一干部家有大面积住房却让老母住杂屋间》,《东方今报》2009年02月12日.
共引文献
39
1
邓晓芒.
就“亲亲相隐”问题再答四儒生(之一)[J]
.学术界,2008(3):106-117.
被引量:3
2
刘次林.
公德及其教育[J]
.教育研究,2008,29(11):80-86.
被引量:6
3
萧成勇.
传统伦理变革与社会公德培育[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3):249-254.
被引量:7
4
李春成.
孝行与官德:公德与私德间关系的案例分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3):127-133.
被引量:7
5
楚绪磊.
论梁启超的公德观及其现代意义[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24(9):22-25.
被引量:2
6
蒋红军.
多元主体、思想资源与制度创新——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政治社会学理解[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9):11-15.
被引量:1
7
梁儒谦.
大学引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前提研究[J]
.管理观察,2012(9):117-118.
8
周甲辰.
舜帝天下为公论[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5):4-7.
9
吴蓉.
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观[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12):83-86.
被引量:6
10
施晓铭.
对“私德无法扩展为公德”问题的一些认识[J]
.当代旅游(下旬刊),2013(5):168-170.
1
张立颖.
浅析梁启超私德、公德的关系[J]
.青年与社会,2014(1):345-345.
2
史义银.
浅论梁启超的道德观[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1):22-26.
被引量:4
3
廖小平.
公德和私德的厘定与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J]
.社会科学,2002(2):57-60.
被引量:34
4
孙翀.
思想、自由与宗教——徐志摩宗教思想试论[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3):60-65.
5
张明仓.
怀疑论辨正[J]
.宁夏社会科学,1998(1):54-58.
6
潘自明.
道家和儒家思想的一体两面性[J]
.才智,2011,0(34):170-170.
被引量:1
7
邓红.
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社会文化基本价值观之比较[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3):82-84.
被引量:4
8
金宜久,杨灏城,郅溥浩,薛庆国,马晓霖.
讲述阿拉伯人[J]
.世界知识,2002(16):8-9.
被引量:2
9
尤西林.
漫谈公德与私德——社会转型中的道德建设[J]
.中国职工教育,2008(4):35-35.
被引量:4
10
刘兴邦.
梁启超对中国传统“私德”的批判与继承[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2):74-77.
被引量:1
学园
2015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