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继2011年提出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之后,2013年3月13日央行表示将着力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将前瞻性提至首要目标。一方面说明这是基于目前国内国际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前瞻性对于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前瞻性的货币政策不仅最高效率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且对经济发展走向起到路标性的作用。从2010年底至2013年中国一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此环境下,加强预期通胀管理和避免超前调控,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变得十分重要。由于货币政策的时滞是前瞻性货币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依据下,文章将区别于以往的货币政策规则工具1(主要指泰勒规则)的实证研究,通过建立SVAR模型的长期约束条件,以1996年1月—2013年6月的市场利率为中介目标,将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并对其时滞进行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在短期内(1年内2),市场利率会对通货膨胀产生较大影响,且伴有剧烈波动,而在中长期时(1—5年),市场利率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具有较好的前瞻性,基本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较低的通货膨胀,但由于其时滞较长,这种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未必能很好地契合当时的经济环境。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70,共9页
Social Science Fr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