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形象思维从俄苏到中国传入期的理论内涵变迁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形象思维的理论内涵从别林斯基的首次提出到法捷耶夫的阐释应用已经发生了诸多转变。形象思维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传入我国时,恰逢我国现代文学的定义从"文学革命"走向"革命文学",特定的时代语境对形象思维的转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这一段历史并没有引起我国学界的足够重视。文章对这一段历史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 安静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0-165,共6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11) 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度校级自主科研项目(2015MDQN1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0

  • 1屠格涅夫.《序言》,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编.《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
  • 2普列汉诺夫.《别林斯基的文学观》(1897),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编.《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125-126页.
  • 3别林斯基.《普希金作品集》,第5篇论文(1844),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编.《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72页.
  • 4法捷耶夫.《争取做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艺术家》(1930),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编.《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168页.
  • 5胡适.《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载《胡适作品集》第6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第132页.
  • 6钱理群.《试论五四时期"人的觉醒"》,载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315页.
  • 7尤西林.形象思维论及其20世纪争论[J].文学评论,1995(6):103-107. 被引量:8
  • 8赵德泉,夏忠宪,陈明至.法捷耶夫与文艺批评[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2,36(4):78-83. 被引量:1
  • 9高建平.《“形象思维”说的发展,终结与变容》,载高建平,主编.《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50页.
  • 10别林斯基.《伊凡·瓦年科讲述的(俄罗斯童话)》(1838),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编.《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5页.

共引文献8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