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孔夫子入党”——传统文化三人谈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谭运长:比较长时间以来,大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反思五四开始,到现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再认识,已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一大潮流。最明显的就是王元化,从新启蒙向新国学的转变。很早的时候,大概就是1989年,我看到他在我老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那个杂志《文艺理论研究》上面,
作者
刘斯奋
刘斯翰
谭运长
机构地区
粤海风杂志社
出处
《粤海风》
2015年第3期4-16,共13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入党
文艺理论研究
八十年代
学术界
思想界
王元化
新国学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1
刘斯奋,金岱,刘斯翰,李明华,蒋述卓,徐南铁.
知识分子的文化守护——关于当前知识分子角色定位的漫谈[J]
.粤海风,1998(1):4-9.
被引量:1
2
叶俊东.
来自广东的 文化攻势[J]
.南风窗,1996,0(1):54-55.
被引量:1
3
陈艳梅.
刘斯奋先生关于新文人画价值体系构建路径浅探[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7):73-74.
被引量:1
4
刘斯奋,刘斯翰,谭运长.
虚拟世界与技术寡头:互联网伦理三人谈[J]
.粤海风,2015(5):4-16.
被引量:1
5
易文翔.
徜徉于艺术的自由之境——访文化名家刘斯奋先生[J]
.中国文艺评论,2020(1):114-12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阮波,张远秀,赵颜梅.
刘斯奋的学术思想与文艺精神[J]
.粤海风,2021(5):126-131.
1
刘浩兵.
反思五四风云 揭开历史面纱——蔡元培:大学不是衙门[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09(5):34-39.
2
高远东.
契约、理性与权威主义——反思“五四”启蒙主义的几个视角[J]
.鲁迅研究月刊,1989(Z1):38-42.
被引量:2
3
林英魁.
理解“五四”文学传统的另一个维度——评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识“五·四”文学传统》[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5):7-8.
4
丁晓萍.
抗战语境下的文化重建构想——陈铨与李长之对“五四”的反思之比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3):127-137.
被引量:2
5
张朝晖.
慈悲的启示——浅析张爱玲小说《花凋》[J]
.青春岁月,2013,0(10):49-49.
6
刘锋杰,潘莉.
张爱玲“非启蒙文学”的几点认识[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27(2):54-59.
被引量:3
7
周丹.
评王德威“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之说[J]
.华中人文论丛,2014(1):32-36.
被引量:1
8
王微.
后殖民视角下对五四启蒙“反思”的反思[J]
.青春岁月,2011,0(20):261-261.
9
王元化谈对于五四的再认识[J]
.同舟共进,1999(9):44-46.
10
宋声泉.
被神话化的《新青年》“双簧戏”事件[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1):138-148.
被引量:4
粤海风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