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财产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案例一:某学校的办公室有X、Y两人办公。在正式职员X离开办公室时,甲大摇大摆地走进办公室拿走了桌上的一部没有使用的电话机,刚来上班的合同工Y将甲的举动看得清清楚楚,但误以为甲是该学院的职员基于正当理由而拿走,故没有阻拦。甲的行为是成立抢夺罪、盗窃罪,还是抢劫罪?
作者
陈洪兵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10年第1期202-221,共20页
Anhui University Law Review
关键词
财产犯罪
敲诈勒索罪
抢夺罪
侵占罪
绑架罪
定罪处罚
故意毁坏财物罪
财产性利益
包容竞合
法定最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95
同被引文献
92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1
张明楷.
许霆案的刑法学分析[J]
.中外法学,2009,21(1):30-56.
被引量:129
2
张明楷.
盗窃与抢夺的界限[J]
.法学家,2006(2):119-131.
被引量:170
3
购物为名 抢走商品[N]检察日报,2002.
4
刘海红.诈骗还是敲诈勒索[N]检察日报,2002.
5
正盛.盗窃、诈骗还是抢夺[N]检察日报,2002.
6
朱海燕.设骗局拿走他人财物构成何罪[N]检察日报,2001(003).
二级参考文献
66
1
张明楷.
也论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的行为性质——与刘明祥教授商榷[J]
.清华法学,2008,2(1):91-108.
被引量:118
2
张明楷.
盗窃与抢夺的界限[J]
.法学家,2006(2):119-131.
被引量:170
3
[德]Claus Roxin.《德国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台湾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646页以下.
4
林东茂.“诈欺或窃盗-一个案例的探讨”[J].刑事法杂志,:54-54.
5
[日]前田稚英.《刑法各论讲义》,东京大学出版会2007年版,页214.
6
Vgl. , Wessels/Hillenkamp, Strafrecht Besonderer Teil/2,23. Aufl. , C. F. MOiler 2000, S. 51.
7
樊文.“对‘T恶意利用ATM机故障恶意取款案’理论和实务处理上的再分析”,http://www.iolaw.org.cn/showArticle.asp?id=2271.
8
邓子滨.“许霆案重审的几个关键”,载谢望原,付立庆主编.《许霆案深层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页262-263.
9
敏华.“‘许霆取款案’专家直指银行滥用公众权力”,http://www.ycwb.com/ycwb/2007-12/24/content_1732211.htm.
10
马建兵.“许霆案的定性分析及法律适用思考”,载谢望原,付立庆主编.《许霆案深层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页116.
共引文献
295
1
吴亚可.
从“要素分析”回归“类型考察”:为“秘密窃取说”辩护[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3(4):128-140.
被引量:2
2
冯文杰.
以刑制罪的法理与规范分析[J]
.量刑研究,2019(1):85-114.
被引量:1
3
陈璇.
刑法教义学科学性与实践性的功能分化[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3):144-166.
被引量:10
4
付奕.
“被塑造”的强奸罪及无意识性别歧视——以女性主义法学视角展开[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5):53-60.
5
黄小飞.
类罪构成要件的关系及构成要件的定型原理——侧重人身犯罪、财产犯罪的讨论[J]
.刑法论丛,2020(1):158-187.
6
冯文杰.
以刑制罪的正当根据与司法适用——基于刑法处罚妥当化视角的分析[J]
.刑法论丛,2019,5(2):213-246.
被引量:1
7
刘宪权.
对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伪批判”的回应[J]
.法学,2020,0(1):3-14.
被引量:24
8
刘之雄.
“公开盗窃论”的理论根基匡谬[J]
.法学家,2021(1):97-110.
被引量:14
9
孔忠愿.
缓和抢夺说:抢夺罪的新展开[J]
.刑法论丛,2022(4):361-394.
10
马靓.
非暴力公然获取他人财物行为的认定[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2(1):24-27.
同被引文献
92
1
郑洋.
预设同意型诈骗罪的理论阐释及实践展开[J]
.政治与法律,2022(6):68-83.
被引量:5
2
魏昌东.
情节犯主导与知识产权刑法解释体系转型[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1):17-35.
被引量:25
3
刘艳红.
刑法的根基与信仰[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2):150-170.
被引量:90
4
董玉庭.
盗窃罪与侵占罪界限研究[J]
.人民检察,2001(4):9-11.
被引量:14
5
柏浪涛,谷翔.
敲诈勒索与行使权利的界限[J]
.法律适用,2010(10):76-79.
被引量:31
6
陈兴良.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界分[J]
.中国审判,2008,0(10):78-78.
被引量:26
7
周铭川.
论犯罪之间的界限——与张明楷教授商榷[J]
.交大法学,2013(2):123-136.
被引量:8
8
郭卫华.
论性自主权的界定及其私法保护[J]
.法商研究,2005,22(1):60-66.
被引量:44
9
孙国祥.
非法占有目的刍议[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1):68-77.
被引量:11
10
白建军.
刑法分则与刑法解释的基本理论[J]
.中国法学,2005(4):123-130.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9
1
杜宇杰.
网络视域下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界分[J]
.经济刑法,2020(1):119-131.
2
张金钢.
刑法占有问题的教义学展开——兼论错误汇款领受行为的法律评价[J]
.法律方法,2022(1):403-414.
3
晋涛.
绑架罪研究[J]
.中州大学学报,2015,32(2):28-35.
被引量:1
4
杨晓培.
财产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之必要[J]
.江西社会科学,2015,35(12):155-160.
被引量:4
5
王禹.
包容性评价思想在刑法中的适用研究[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8,32(2):40-51.
6
王成星.
抢夺罪的教义学诠释[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20(3):102-108.
被引量:1
7
付立庆.
诈骗罪中被害人同意的法律效果[J]
.法学,2023(3):51-65.
被引量:7
8
朱宇晴.
被害人心理在交付型财产犯罪中的意义[J]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2024,2(4):108-112.
9
辛佳东.
法益恢复行为适用边界的理论廓清与规范解构[J]
.西部法学评论,2024(4):35-46.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杜宇杰.
使用型盗窃的入罪争议及出路[J]
.经济刑法,2022(1):39-50.
2
徐威,王川平.
论合同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J]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7,30(6):20-25.
被引量:2
3
詹文天,石青.
刑法“二阶层”理论在敲诈勒索罪中的适用[J]
.中国检察官,2019(22):22-25.
4
晋涛.
罪名分类的再造[J]
.南海法学,2020,4(5):1-16.
5
林洋.
论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限[J]
.公安研究,2021(5):40-47.
6
徐威.
论功能重塑视角下的“非法占有目的”[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1,36(6):125-136.
7
郭谭浩.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保护法益的教义学重塑[J]
.南大法学,2023(6):153-175.
被引量:3
8
潘邦宇.
“盗骗交织”型网络侵财犯罪定性困境及其破解——被害人同意原则之引入[J]
.研究生法学,2023,38(4):93-110.
9
王晓,李心蕊.
欺骗型奸淫中被害人同意效力的认定[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2(4):430-438.
10
何沛锡.
法益概念的解释指导功能:方法论上的澄清[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4,39(6):90-100.
1
张万顺.
以抢劫为掩饰实施轻伤害行为之定性研究——从李宪莲、郭书信等故意伤害、抢劫案切入[J]
.刑事法判解,2014(1):63-82.
2
刘远,张新玲.
论法条竞合[J]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4(1):52-64.
被引量:2
3
邓定远.
我国刑法中的包容犯问题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119-126.
被引量:5
4
陈兴良.
禁止重复评价研究[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1993,16(6):33-37.
被引量:54
5
魏琼.
论刑事法律规范的竞合[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S1):36-39.
被引量:1
6
王瑛.
第三方支付账户“失窃”之定性研究[J]
.中国检察官,2014(2):18-20.
被引量:2
7
邓定远.
对我国包容犯的立法例之探析[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2):37-39.
被引量:2
8
林黄鹂.
我国刑法中的特殊法与一般法的立法完善[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22(4):89-92.
9
金翠燕.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认定[J]
.人民司法,2007,0(8):60-61.
被引量:2
10
梁志龑.
浅析法条竞合[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9):5-6.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