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亚洲区域化与区域亚洲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基于技术变迁的视角,将亚洲的发展放入到历史长河中技术变迁的视野里加以论述,客观地阐述全球化浪潮下亚洲区域化的进程,首次提出差异化呼声代表亚洲有未来,亚洲的独特性会成为亚洲的核心优势和关键突破口的观点,最后指出政府技术和市场技术的融合才代表了亚洲未来的正确方向。
作者
刘洪涛
谢恒
机构地区
邵阳学院
湖南省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出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第15期18-19,共2页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关键词
亚洲区域化
区域亚洲化
技术变迁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王珏,陈雯.
全球化视角的区域主义与区域一体化理论阐释[J]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7):1082-1091.
被引量:69
2
王正毅.
亚洲区域化:从理性主义走向社会建构主义?——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5):4-10.
被引量:41
二级参考文献
80
1
周振华.
全球化、全球城市网络与全球城市的逻辑关系[J]
.社会科学,2006(10):17-26.
被引量:47
2
孟庆民.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J]
.开发研究,2001(2):47-49.
被引量:70
3
刘卫东,甄峰.
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影响研究[J]
.地理学报,2004,59(z1):67-76.
被引量:123
4
张二震.
论经济一体化及其贸易政策效应[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4,31(1):79-88.
被引量:6
5
张京祥.
全球化背景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转变[J]
.国外城市规划,2004,19(3):1-4.
被引量:37
6
张晓平,刘卫东.
全球化、跨国公司投资与地区发展关系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03,22(6):627-638.
被引量:9
7
孟庆民,杨开忠.
一体化条件下的空间经济集聚[J]
.人文地理,2001,16(6):7-11.
被引量:33
8
李平,陈娜.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72-75.
被引量:17
9
李萌,张佑林.
“长三角”经济过度竞争与制度创新的思考[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5):128-133.
被引量:4
10
梁双陆,程小军.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J]
.经济问题探索,2007(1):40-46.
被引量:49
共引文献
108
1
张红.
从东盟到亚盟:可能性及现实性[J]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4):51-54.
2
黄大慧,韩爱勇.
东亚地区主义研究评析[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3):135-149.
被引量:10
3
赵光勇.
“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 东亚安全合作的建构主义转向[J]
.延边党校学报,2009,24(2):57-59.
被引量:1
4
吴志成,李敏.
欧洲一体化观照下的亚洲地区主义[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6-14.
被引量:6
5
雷俊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规则的构建建议[J]
.东南亚纵横,2004(11):50-54.
被引量:1
6
牛海彬.
东亚地区主义的建构主义解读[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2):1-7.
被引量:6
7
卢光盛.
大湄公河次地区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
.东南亚研究,2006(2):15-19.
被引量:8
8
杨光.
多向度视角下的东北亚国际体系及其强势建构[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3):425-430.
9
樊勇明.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解析区域合作的另一个理论视点[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7-13.
被引量:134
10
吴琳.
试析东盟经济一体化的限制因素[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5):43-48.
被引量:2
1
李晓琳.
黑龙江省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现状分析[J]
.中国科技纵横,2012(10):11-11.
2
金融海啸后世界经济趋三大转变亚洲经济将崛起[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19).
3
晓华.
亚洲化工业复苏步伐将加快[J]
.中国石油石化,2010(3):12-12.
4
王正毅.
亚洲区域化:从理性主义走向社会建构主义?——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5):4-10.
被引量:41
5
程绍海.
日本经济开始“再生”[J]
.现代日本经济,2001(2):11-14.
6
余永定.
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化尝试——《亚洲货币基金》和亚洲经济合作[J]
.国际贸易,1999(8):17-19.
被引量:1
7
彭青,余兆瑜.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投资新热点——绿色能源[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37-38.
8
廖红伟,范荣.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亚洲化的新思考[J]
.经济问题,2013(7):67-70.
被引量:1
9
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08年5月)[J]
.生产力研究,2008(11).
10
季学明.
解决“三农”问题的三个关键突破口[J]
.上海经济研究,2004,16(10):11-14.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