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理论及方法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数学研究至少应包括定理证明与方程求解两大主题。它高度汇聚了人类的聪明才智。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研究课题所需进行的繁复分析、演算和推导必须借助计算机才能完成。利用计算机部分代替人类的脑力劳动,是科学家们长期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作者
吴文达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数学机械化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1年第1期39-41,共3页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关键词
吴文俊
数学机械化
数学
计算机
分类号
O1-8 [理学—基础数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5
1
李世煇.
科技自主创新与中西文化互补之我见——六个典型实例的思考[J]
.中国工程科学,2005,7(4):11-21.
被引量:6
2
刘兵,卢卫红.
科学史研究中的“地方性知识”与文化相对主义[J]
.科学学研究,2006,24(1):17-21.
被引量:14
3
哀仁保.计算机代数[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4
程显毅.EULID-基于知识的平面几何证明系统.中国实用科技大辞典[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5
张维.不断创新的著名数学家-吴文俊.自然杂志,2007,29(4):244-248.
6
吴文俊.吴文俊论数学机械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41-44.
7
郭贵春.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8
《大家》:数学家吴文俊:我的不等式[EB/OL],(2006-7-21)[2011-7-19].http://www.cctv.tom/program/dajia,20060721,103905.shtml.
9
何成洲(主编):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批评与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
Anderson,W., Postcolonial Technoscience [J],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02, 32(5-6): 643-658.
引证文献
3
1
唐云廷.
几何推理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15(2):37-40.
2
郝新鸿.
吴文俊“几何定理之机器证明”的文化意义[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6(1):92-96.
被引量:1
3
郝新鸿.
自主创新案例在《自然辩证法》课程中的应用[J]
.文教资料,2014(8):172-173.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路平,崔凯.
中国传统算法对现代数学的影响[J]
.智库时代,2018(23):219-219.
1
李文林.
古为今用的典范——吴文俊教授的中国数学史研究[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15(2):1-5.
被引量:16
2
高小山.
数学机械化进展综述[J]
.数学进展,2001,30(5):385-404.
被引量:16
3
郭书春.
中国传统数学与数学机械化[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3):1-9.
被引量:8
4
郝新鸿.
从科学哲学视角评价吴文俊的学术创新与贡献[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6-11.
被引量:2
5
郝新鸿.
吴文俊数学史研究方法论及启示[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3):290-294.
被引量:2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