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及其两侧晚石炭-早二叠世花岗岩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晚石炭-早二叠世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碱性花岗岩组合在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两侧呈北东向展布。晚石炭—早二叠世的侵入岩组合则代表了后造山的伸展背景。碰撞拼合时代大约在早石炭世。区内晚石炭—早二叠世存在热侵位的基性、超基性岩和碱性花岗岩,并有晚石炭—早二叠世宝力高庙期陆相火山喷发。热侵位的基性岩、超基性岩、陆相火山岩、碱性花岗岩在深断裂带的相伴出现称为(后造山)三位一体.表明多宝山岛弧带与松嫩地块的拼合时代大约在早石炭世。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20期106-106,共1页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4

  • 1Batchelor R A 贾跃明译.用多阳离子参数解释花岗岩石系列的岩石成因[J].国外地质科技,1986,(4):41-50.
  • 2张秋明,国外地质科技,1990年,5期,33页
  • 3贾跃明(译),国外地质科技,1986年,4期,41页
  • 4Mani.,PC,张秋明.花岗岩类岩石的大地构造判别[J].国外地质科技,1990(5):33-4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

同被引文献2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