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临床资料〈br〉 患者,男,26岁。主因全身起皮损伴瘙痒2年零6个月,于2015年1月20日就诊。患者2012年7月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行供者为其父的6/6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型O-O。术后口服醋酸泼尼松60 mg每日1次、环孢素100 mg每日2次、吗替麦考酚酯500 mg每日3次、伊曲康唑200 mg每日2次及阿昔洛韦400 mg每日2次治疗。术后3周,患者食用海鲜后出现腹泻伴发热,最高体温38.7℃,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经对症治疗12 d,上述症状好转。术后2个月,泼尼松逐渐减量至停药,同时停用吗替麦考酚酯、伊曲康唑、阿昔洛韦,仅口服环孢素100 mg每日2次维持治疗。术后3个月,患者面部、双上肢、双下肢、躯干出现散发粟粒至绿豆大红色斑疹,伴瘙痒,外用他克莫司和止痒乳膏后瘙痒稍缓解。术后半年,皮损逐渐扩展至全身;双眼结膜充血,遇光后充血加重;双手(足)指(趾)甲失去光泽,逐渐变软、粗糙、萎缩,部分呈翼状胬肉状;自觉全身乏力。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采用醋酸泼尼松40 mg每日1次口服,皮损减轻,双眼结膜病变减轻,甲部病变无明显改善。泼尼松逐渐减量至停用,皮损及双眼结膜病变反复。术后1年,患者双肘关节出现疼痛,关节逐渐挛缩伴伸直障碍,当地医院再次给予醋酸泼尼松40 mg每日1次、吗替麦考酚酯500 mg每日3次口服,患者关节痛略减轻,关节挛缩无明显改善,后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至停用。病程中患者一直服用环孢素100 mg每日2次。患者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双肘关节压痛阳性,余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可见弥漫性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斑,双肘关节挛缩伴伸直障碍(图la);面部可见网状色素沉着,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毛发稀疏(图1b);双眼结膜充血(图1c);口腔黏膜白斑(图1d);双手(足)指(趾)甲粗糙、萎缩,部分指甲呈翼状胬肉状(图1e)。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肌酶谱、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谱均正常;动态红细胞沉降率:36 mm/1h(正常值0~20 mm/1h)。背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萎缩,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组织细胞浸润,见较多的噬色素细胞。诊断:皮肤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吗替麦考酚酯500 mg每日3次、环孢素100 mg每日2次口服,醋酸泼尼松60 mg每日1次口服,加用我院自制益气活血类中成药复松片2.4 g每日3次口服。1个月后根据病情,醋酸泼尼松减量至50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2个月,余用药不变。现患者关节痛明显减轻,皮损及关节挛缩无明显改善,目前仍在随访中。
出处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08-309,311,共3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Derma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