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20世纪初情感书写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初的情感书写经由清末民初的写情小说和五四新文学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写情小说家的"情"论在多重面向之下承载着共同的维度,对古代性情论的承续一面为其提供了言说的资源,一面也限定了他们的叙述无法越出传统的范畴,最终只能走向自我否定。新文学作家对"爱情"、"恋爱"的意义建构悬置了性情论的传统,通过对进化论、浪漫主义等的借鉴重新为情感的合法性辩护,从而衍生出情感书写的社会批判模式。情感书写转型的动力既来自新文学,它的生成机制和对白话文的运用瓦解了写情小说家的话语资源,使后者不得不跟风而上;同时,写情小说家的转变也存在主动迎合的成分,情感自身的发展要求摆脱沉重的心理负担,为悲剧的产生寻求责任承担者。
作者 邓瑗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7-160,共4页 Social Scientis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天虚我生.泪珠缘[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1.
  • 2徐枕亚.玉梨魂[A].中国近代小说大系·小说集六[C].上海书店,1991:561-562,584,443.
  • 3冯梦龙.情史类略[M].长沙:岳麓书社,1984.
  • 4周瘦鹃.鬼之情人[J].礼拜六,1915,(46).
  • 5汉语大词典编撰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撰处.汉语大词典(第七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 6周建人.恋爱的意义与价值[J].妇女杂志,1922,(2).
  • 7宋介.恋爱[J].曙光,1920,(3).
  • 8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J].创造,1922,(1).
  • 9冯沅君.隔绝之后[J].创造周报,1924,(49).
  • 10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A],鲁迅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1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