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艺术公共性的对应问题——试论顾丞峰的艺术私密性

Correspondence of Public Nature of Art: On Gu Chengfeng's Viewpoint on Privacy Nature of Art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艺术家——艺术品——观众,只有这三方的有序连接,才能把创作与审美完美的对应起来。有观众的参与,艺术就已经具有了公共性。把艺术的私密性看做是艺术家个人的人生经历更为恰当。个人经历只是对艺术作品影响的一个因素(也可能是重要的或决定性的因素),对探讨艺术家和作品风格有一定意义,如果它与艺术的公共性没有对应关系,艺术的私密性也将毫无意义。 Only artist, artwork and audience are connected orderly will creation and aesthetics be matched perfectly. Art has its public nature once audience is involved. It's better to treat privacy nature of art as artist's personal experiences. These experiences will be(or might be important or crucial) one of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creation of artwork. They are significant when artists and their art styles are involved; however, they are not corresponding to public nature of art. Therefore, the study of privacy nature of art is also meaningless.
作者 周跃兵
出处 《科教文汇》 2015年第22期147-149,共3页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艺术 公共性 私密性 审美 艺术家 艺术品观众 art public nature privacy nature aesthetics artist art-work aud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顾丞峰.艺术公共性与公共性的误区[J].文艺研究,2004(5):114-119. 被引量:7
  • 2[美]潘洛夫斯基.作为人文科学的艺术史[J].曹意强,译//曹意强.艺术史的视野[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9.
  • 3[法]罗丹.艺术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 4邵大箴.西方现代美术[A]//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408.
  • 5丹纳.艺术哲学[A]//傅雷译文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44-45.

二级参考文献8

  • 1高岭.当代艺术中的公共性不等于公共性的当代艺术[J].美苑,2001(1):25-26. 被引量:5
  • 2罗伯特·休斯.《新艺术的震撼》[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86页.
  • 3见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另参见孙振华在2002年中国佛山国际现代陶艺研讨会发言:《陶艺的公共性》.
  • 4黄专:《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公共性》见《二十世纪中国雕塑学术论文集》,青岛出版社2000年.
  • 5上海师范大学主办."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学术论坛"[Z].,2004年..
  • 6罗伯特·休斯:《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 7.孙振华在2002年中国佛山国际现代陶艺研讨会发言《陶艺的公共性》[M].,..
  • 8黄专.《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公共性》[A]..《二十世纪中国雕塑学术论文集》[C].青岛出版社,2000年..

共引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