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近代康区公共生活中的汉藏关系 被引量:2

Sino-Tibetan Relationship in the Public Life of Modern Kham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清末以来,由于国家力量的介入,近代康区的城镇空间布局发生较大的转变。这主要体现在本土政治力量与国家力量的消长,汉式民间信仰空间被挤占和挪用,以及藏人传统宗教空间的保留。随着城镇空间布局的变化,以社会教育为主要渠道,面向城镇藏汉民众的社会生活改良举措开展起来。在官府、本土力量和各类民间组织之间关系的调和下,近代康区国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特色通过公共生活中的汉藏关系充分地展现出来。 Urban spatial layout of modern Khams had great change under the involvement of national power since Late Qing. This mainly reflected the fact that local political power and national power grew or declined, Chinese folk religious space was diverted or misappropriated, and Tibetan traditional religious space was reserved. With the changes of urban spatial layout,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life was developed for Tibetan and Chinese people. The featur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tate and local in modem Khams was fully demonstrated through Sino-Tibetan relationship in the public life.
作者 邹立波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2,共6页 Qinghai Journal of Ethnology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型藏区地方史〈康藏史〉编纂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批准号:10&ZD110
关键词 康区 公共生活 汉藏关系 Khams Public life Sino-Tibetan relationship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友珍,德吉卓嘎.明末到民国时期康区宗教性集会与集市之关系考察——以甘孜镇为例[J].西藏研究,2008(6):52-57. 被引量:8
  • 2巴安县监察组致函[Z].巴塘档案馆藏,全宗号:3,民国档案·国立巴安师范学校,字11号,伪政3号,国师校卷,4号.
  • 3土呷.康区昌都行帮组织的成因及其作用[A]//泽波,格勒主编.横断山民族文化走廊:康巴文化名人论坛文集[C].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
  • 4石硕,邹立波.汉藏互动与文化交融:清代至民国时期巴塘关帝庙内涵之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6):49-54. 被引量:11
  • 5吴杰仁.修建巴塘城隍庙序[A]∥吴文渊撰.巴安县志资料补辑·文艺汇纂[C].1941年铅印本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藏本.
  • 6巴塘城区“八十家汉商”的由来及其演变(铅印本)[Z].巴塘县档案馆藏,4.
  • 7令饬不得违法侵害寺庙权利由[Z].巴塘档案馆藏,全宗号:3;民国档案·国立巴安师范学校,字11号,伪政3号,国师校卷.20号.
  • 8西康省政府训令[Z].巴塘档案馆藏,全宗号:3,民国档案·国立巴安师范学校,字11号,伪政3号,国师校卷,91号.
  • 9涤瑕.鲜曲行(康北旅行通讯)[J].康导月刊,1943,(2-3).
  • 10玛丽·兰金.中国公共领域观察[A].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28

共引文献30

同被引文献3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