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语言相对主义对精神生活的影响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巴赫金的社会语言学理论指出,语言是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现象,其整个现实消融于它的符号功能之中。作为意识形态符号的语言具有的多重音性,是其最重要的作为活生生的社会符号的特征。他视语言为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内部各种辩证变化斗争过程的最有力的工具。巴赫金的语言观重视个人和社会的联系,突出个人必须在人和人的交往、对话中表达思想,达成共识,以此反抗统治意识形态企图灌输给人们的单一重音符号系统。然而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盛行的今天,人们对任何语言本质问题的弃绝和对语言的肆意使用,即语言相对主义的泛滥,在根本上有别于巴赫金的理论。作者分析后现代主义和语言相对主义的联系与区别,讨论后者对当代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
作者 梁心怡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15年第14期33-34,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巴赫金.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张杰,译.巴赫金全集:第二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401-402.
  • 2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 3汉娜·阿伦特.康德政治哲学讲稿[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 4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