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日本职业教育中的精益思想及其启示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精益思想源于丰田汽车公司独创的生产模式,如今已被上升为一种管理理念,运用到各专业领域。日本作为精益思想的起源地,其职业教育中包含浓厚的精益理念,分别体现在职业教育的法律制度、机构体系、课程设置三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应借鉴日本的精益理念,注重职业教育立法,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实现柔性职业教育,适当引入市场机制。
作者
金星霖
王纬虹
机构地区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4-167,共4页
Education Review
关键词
日本
职业教育
精益思想
管理理念
校企合作
启示
分类号
G719.313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8
1
曾凤华.
精益生产的理念及其实施手段[J]
.机械管理开发,2004,19(5):97-98.
被引量:11
2
莱克.丰田模式: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38.
3
沃麦克,琼斯.精益思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5.
4
沃麦克,琼斯,鲁斯.改变世界的机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66.
5
王帅.
战后日本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上的三点变化[J]
.职教论坛,2007,23(06S):59-61.
被引量:9
6
喻忠恩,姚楚英.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日本的经验及启示[J]
.职教论坛,2012,28(36):93-96.
被引量:9
7
寺田盛纪,闫智勇,陆素菊,朱丽佳.
日本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亚洲区域内国际比较视野中的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7):81-87.
被引量:6
8
陈芬.
日本企业内教育面面观[J]
.职教论坛,2008,24(15):58-6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石伟平.
战后世界职教发展轨迹与当前发展趋势[J]
.全球教育展望,1997,27(1):47-51.
被引量:17
2
王国辉.
对战后日本企业内教育模式变革和发展的理论思考[J]
.教育科学,1996(1):57-60.
被引量:3
3
吴忠魁.
论日本职业教育目标模式的转变[J]
.比较教育研究,1989(4):34-37.
被引量:3
4
孙德岩,赵树仁.
日本职业教育一百年[J]
.教育科学,1986(3):43-46.
被引量:4
5
吉光瑜.
战后日本的职业教育及其特点[J]
.日本研究,2002(1):86-93.
被引量:13
6
刘春生,柴彦辉.
德国与日本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态度的变迁及对我国产教结合的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7):73-78.
被引量:29
7
黄启兵.
意大利高等教育改革历程述评[J]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8):38-40.
被引量:21
8
夏光,陆珍珍.
中日两国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的比较研究[J]
.东北亚论坛,2006,15(5):104-107.
被引量:15
9
[日]HARTON.日本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改革[DB,0L].http://www.edu.cn/20010823/207853.shtml.
10
上海的工学结合实践与职业教育模式转型(2005.11.2)[DB/OL]http://www.tech.net.cn/sace/inter/10489.shtml.
共引文献
31
1
刘潇.
产教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浙江省为例[J]
.中国经贸导刊,2019(7Z):100-103.
被引量:9
2
邱发生,王华昌,李建军,王贻发.
精益生产中物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28(2):117-120.
被引量:8
3
金维佳,叶文华.
精益生产方式下基于条形码的在制品跟踪与管理系统研究[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6,35(1):111-114.
被引量:6
4
杜新芳.
中小企业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精益生产实施方案[J]
.物流技术,2007,26(2):194-195.
被引量:3
5
鲁燕,于素秋.
日本职业教育的“企业模式”与我国“非大学教育”的对比研究[J]
.人口学刊,2008,30(6):43-48.
被引量:24
6
声璟.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综述)[J]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3):34-41.
被引量:2
7
解静静,冯莉莉.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现状分析及启示[J]
.文教资料,2010(34):111-112.
8
杜红艳.
中小型服装企业精益生产研究[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44-47.
被引量:3
9
贾慧萍.
精益化生产中财务管理工作刍议[J]
.财经界,2011(20):219-219.
10
张学英,王璐.
典型国家职业教育嵌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研究[J]
.职教论坛,2012,28(6):92-96.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15
1
汤力峰,赵昕丽.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关键链”及价值[J]
.教育探索,2012(8):87-89.
被引量:19
2
王雪青,孟海涛,邴兴国.
在高等教育中开展精益建造教育[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109-112.
被引量:6
3
秦曼.
论日本职业教育师资培养[J]
.学理论,2009(10):144-145.
被引量:8
4
张根保,付兴林,朱瑜庆,任显林.
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生产系统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2010,46(2):93-98.
被引量:47
5
曾伟民.
精益制造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2):110-112.
被引量:1
6
王永杰,陈光,阎开印,雷叙川.
通过创新创业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27-29.
被引量:26
7
张学洪.
创建实践教学平台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12(6):25-27.
被引量:71
8
王戈,刘任重,娄凌燕,王岩伟,李恩临.
双语课程教学质量的精益管理[J]
.商业经济,2012(12):113-114.
被引量:5
9
史兴燕,任文杰.
论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J]
.河南农业,2012(22):38-39.
被引量:5
10
梁丽华.
浅析日本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建设的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2012(23):119-121.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3
1
安冬平,张晓丹.
日本经验历史追踪下的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路径创新建构[J]
.教育与职业,2019,0(4):86-92.
被引量:7
2
刘亮,王志强,邓华.
基于精益思想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3):76-79.
被引量:2
3
刘莉.
精益创业理念在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2020(9):303-303.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胡希.
日本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引发的思考[J]
.大视野,2019,0(6):52-58.
被引量:1
2
姚斐,寇运同,陈刚,纪伟尚,徐怀恕.
副溶血弧菌菌株1211U的活的非可培养状态[J]
.海洋科学,2000,24(6):52-54.
被引量:8
3
马倩美.
国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比较[J]
.文教资料,2019,0(33):99-100.
被引量:1
4
肖国圣.
深化地方应用型高校实践课程“双创”教育的路径[J]
.继续教育研究,2020,0(2):93-96.
被引量:3
5
经本钦.
基于精益创业理念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9):167-168.
6
邱亮晶,万红新,朱丽.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
.黑河学刊,2021(2):54-58.
被引量:3
7
王叙红,王雪,董会宁.
地方师范院校培养职教师资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22(5):31-35.
被引量:2
8
周红莉.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走向、本土诉求与路径选择[J]
.职业教育研究,2022(11):63-67.
9
黄细芬,王楠.
日本教师培养制度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启示[J]
.山西青年,2019,0(19):160-160.
1
张聪慧.
职业教育引入精益思想的探析——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
.职业教育研究,2012(3):148-149.
2
于百慧.
家庭教育与孩子性格的养成[J]
.商,2014(5):284-284.
3
强连庆.
企业教育与企业家(二):兼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企业教育[J]
.复旦教育,1997(3):50-58.
4
李政.
“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观念的转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1(33):38-44.
被引量:68
5
解俊,于勤.
高职院校“师傅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1(11).
6
秦发盈.
美国成人职业教育的运作机制[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2(1):34-37.
被引量:1
7
邓丽明,吴伟.
推动高职高专产学合作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
.江西社会科学,2003,23(7):182-183.
被引量:1
8
吴新平.
在分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J]
.教育论坛,2009(5):20-21.
9
李炜.
关于构建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体系的思考[J]
.职业,2012(16):132-132.
10
名都.
北京职业教育引入世界知名企业岗位培训[J]
.职业技术,2007(9):48-48.
教育评论
201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