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名节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名节是中国传统伦理中的重要观念与精神。传统名节意识鼓励人们要重名节,称名于世;要以德、功、言"立实名";以正道恒毅守护名节。传统名节意识的成因是:其一,儒家伦理文化重视并培育了名节意识;其二,传统社会之"名教",使名节意识渗透到民众的人伦日用中;其三,传统"熟人社会"是名节意识的现实土壤。传统名节意识的历史价值在于:其一,鼓舞了中华民族求不朽、重节操的民族精神;其二,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重德治、尚"无讼"的社会风气;其三,塑造了士人百姓重自律、尚荣辱的"集体良知"。传统名节意识仍有其现代价值:其一,名节意识作为集体良知,依然会继续支配着中国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其二,名节意识有助于社会价值观念的澄清;其三,现代法治社会仍需要名节意识以培植公民的道德自律精神。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69,共6页 Studies in Ethic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传统美德的继承创新与实现中国梦研究"(14AZD00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肖群忠.儒者的安身立命之道[J].哲学研究,2010(2):48-52. 被引量:9
  • 2范仲淹.近名论,范仲淹全集(中)[M].李勇先、王蓉贵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 3范仲淹.上资政晏侍郎书[A].范仲淹全集(上)[C].李勇先、王蓉贵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 4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5杨国荣.伦理与存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二级参考文献14

  • 1《大学》,中国书店1985年据世界书局影印本,第7页.
  • 2《命运论》.
  • 3《梁启超文选》,1992年,夏晓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4罗哲海.2009年.《轴心时期的儒家伦理》,大象出版社.
  • 5.《左传》[M].,..
  • 6.《孟子》[M].,..
  • 7.《荀子》[M].,..
  • 8.《传习录》[M].,..
  • 9.《论语》[M].,..
  • 10.《中庸》[M].,..

共引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