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煤化工产业升级的障碍因素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至今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存在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偏低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基于此,为了实现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在对阻碍我国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因素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为该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提供了必要参考路径。
作者
丁清旭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16-117,共2页
Journal of Commercial Economics
关键词
煤化工产业
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杨智璇,班允浩.
煤化工业“十二五”时期的产能过剩防范问题研究——基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煤化工行业的调研[J]
.财经问题研究,2011(10):32-38.
被引量:8
2
李华民,王永刚,初茉.
煤化工产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J]
.煤炭工程,2009,41(11):82-84.
被引量:34
3
冯益民.
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
.现代化工,2012,32(11):1-4.
被引量:11
4
陈元春,金小娟.
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状况评述[J]
.煤炭工程,2009,41(5):90-92.
被引量:17
5
周丽,胡山鹰,陈定江,金涌.
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发展模式与实例分析[J]
.现代化工,2007,27(S2):5-9.
被引量:9
6
方斌,冯大任,胡凯.
通过技术升级实现现代煤化工的产业升级探讨[J]
.中国能源,2014,36(5):40-4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安驰宇,赵晔.
煤化工发展策略探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129-130.
被引量:2
2
李好管.
煤化工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分析[J]
.煤化工,2009,37(3):1-6.
被引量:17
3
卢锋.
治理产能过剩问题探讨[J]
.中国房地信息,2009(12):54-58.
被引量:11
4
范维唐,杜铭华.
中国煤化工的现状及展望[J]
.煤化工,2005,33(1):1-5.
被引量:30
5
初茉,李华民.
褐煤的加工与利用技术[J]
.煤炭工程,2005,37(2):47-49.
被引量:76
6
郁向民,李文鹏,徐显明,夏志辉,曾群英.
我国煤化工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云南化工,2005,32(2):57-62.
被引量:12
7
李中华.
煤化工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J]
.前进,2005(10):35-36.
被引量:3
8
曹建海.
重工企业难过“产能过剩”关[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06(4):16-16.
被引量:2
9
茅于轼.
质疑“产能过剩”说[J]
.上海经济,2006(7):4-5.
被引量:4
10
李江涛.
“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5):32-35.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72
1
马鹏翔,杨金锋,虞孔卡.
产业集中度视角下长江上游化工产业发展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S1):28-30.
被引量:1
2
纪祥娟,王翠青,李秀娟.
济宁地区煤化工产业的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建议[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6):117-117.
被引量:3
3
费纪川.
煤制油化工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分析[J]
.化工管理,2013(20):20-20.
4
任万友.
浅析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科技创业家,2013(18).
被引量:1
5
汪应洛.
煤化工产业园区“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探讨[J]
.中国工程科学,2008,10(12):39-44.
被引量:5
6
曹睿,付国垒,严超宇,刘艳升,杨勇.
我国煤化工的产业格局以及应对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J]
.化工进展,2010,29(S1):269-277.
被引量:14
7
连雅.
现代煤化工技术发展路线探讨[J]
.科技创业家,2012(19):68-68.
8
薛道伟.
浅析煤化工产业园区“三位一体”发展战略[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11):277-277.
9
李莉,宋岭.
区域煤化工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思路初探——以新疆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2):29-33.
被引量:9
10
李莉,宋岭.
新疆煤化工发展中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J]
.经济地理,2010,30(4):662-66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6
1
毛蕴诗,吴瑶,邹红星.
我国OEM企业升级的动态分析框架与实证研究[J]
.学术研究,2010(1):63-69.
被引量:37
2
吴波,李生校.
全球价值链嵌入是否阻碍了发展中国家集群企业的功能升级?——基于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8):60-65.
被引量:26
3
龚三乐.
全球价值链内企业升级绩效、绩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以东莞IT产业集群为例[J]
.改革与战略,2011,27(7):178-181.
被引量:10
4
甘建平.
结构调整——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新途径[J]
.煤化工,2013,41(6):8-11.
被引量:5
5
岳意定,谢伟峰.
城市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的测度[J]
.系统工程,2014,32(2):132-137.
被引量:19
6
方斌,冯大任,胡凯.
通过技术升级实现现代煤化工的产业升级探讨[J]
.中国能源,2014,36(5):40-44.
被引量:6
7
徐振刚.
多联产是煤化工的发展方向[J]
.洁净煤技术,2002,8(2):5-7.
被引量:27
8
白雪洁,汪海凤,闫文凯.
资源衰退、科教支持与城市转型——基于坏产出动态SBM模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4(11):30-43.
被引量:75
9
毛蕴诗,张伟涛,魏姝羽.
企业转型升级:中国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基于SSCI和CSSCI(2002—2013年)的文献研究[J]
.学术研究,2015(1):72-82.
被引量:82
10
叶红雨,杨雨婷.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31(2):46-52.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
1
徐瑞萍,任轶凌,李艳敬,纪祥娟.
科技创新促进济宁市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J]
.化工管理,2017(34):22-23.
被引量:3
2
陆秋琴,袁梦,黄光球.
剔除环境因素影响的煤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效率评价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20,50(10):116-1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刘其鹏,纪祥娟,任轶玲,尹慧君.
安全仪表系统在济宁市煤化工中的应用分析[J]
.化工管理,2018(22):87-88.
被引量:3
2
雷兵,夏峰.
炼厂化工转型技术经济分析[J]
.化工设计通讯,2020,46(10):122-124.
被引量:4
3
原东林,任誉安.
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和生态立市战略背景下焦作市中小型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J]
.焦作大学学报,2021,35(3):62-64.
被引量:1
4
高阳,王江鑫.
基于四阶段DEA模型的中国环境现状效率评价[J]
.科技和产业,2022,22(2):100-105.
1
陈亚飞.
煤化工产业发展与矿区循环经济战略[J]
.煤炭经济研究,2008(5):25-27.
被引量:12
2
原小静.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对策建议[J]
.能源与节能,2012(9):3-4.
3
夏庆澍,兰天.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性研究[J]
.企业导报,2011(1):17-18.
被引量:2
4
潘广涛.
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访煤科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副院长陈亚飞[J]
.煤炭经济研究,2011,31(3):39-42.
被引量:2
5
林玲,李兴春,张静.
我国煤化工发展的趋势及对兵团农六师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
.新疆农垦经济,2011(6):67-70.
被引量:1
6
翟玉胜.
浙江经济内生制约因素:基于江浙民营企业视角研究[J]
.企业导报,2014(24):1-3.
被引量:1
7
张钵.
坚持产学研用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人才资源开发,2015(18):72-73.
被引量:2
8
何宇飞,杨宝,龙文进.
社会经济:一种共享发展的可能路径[J]
.国外理论动态,2016(9):115-124.
被引量:3
9
八面来风[J]
.当代贵州,2009(17):12-12.
10
李莉,宋岭.
区域煤化工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思路初探——以新疆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2):29-33.
被引量:9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