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创新质量和贡献导向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高校科技评价存在评价主体行政化、评价指标定量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结果功利化等问题,亟待建立符合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科技评价体系。建议:优化定量评价模式,建立代表作与同行评价相互验证机制;区分学科类别与研究类型,建立高校科技分类评价体系;坚持创新质量和贡献导向,建立高校科技评价的长效机制。
作者
黄祥嘉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出处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2015年第9期58-59,共2页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高校
科技评价体系
创新质量
贡献导向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177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4
参考文献
3
1
方衍,田德录.
中国特色科技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0(7):12-15.
被引量:32
2
王雅芬.
改进和完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5):51-53.
被引量:24
3
刘莉.
英国大学科研评价改革:从RAE到REF[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2):39-45.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
3
中国科协课题组.我国科技评价现状调研报告(内部报告)[R],2009.
4
中国科协课题组.政府科技评价专题研究报告(内部报告)[R],2009.
5
中国科协课题组.科学共同体评价专题研究报告(内部报告)[R],2009.
6
中国科协课题组.社会科技评价专题研究报告(内部报告)[R],2009.
7
中国科协课题组.中国特色科技评价体系建没研究总报告(内部报告)[R],2009.
8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报告(2009)[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9
陈贵兰.
我国科技评估进入黄金发展期——访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兆莹[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7(8):11-16.
被引量:9
10
施筱勇.
英国高等院校科研质量评估制度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9(5):135-139.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78
1
向莉,张玲玲.
美、日、英对比下我国科技成果评价发展分析[J]
.科技促进发展,2022,18(9):1086-1091.
被引量:1
2
范卫红,肖相玲.
我国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主体制度研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0,40(5):82-87.
被引量:3
3
田志强.
高等农业院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2):178-181.
被引量:2
4
安宁,邓开喜,莫雷.
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构建的探讨——以华南师范大学科研业绩评价体系构建为例[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0(3):131-138.
被引量:26
5
蔡琼,苏丽,丁宇.
从行政主导转向国家主导:我国科研评价制度的理性选择[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9):35-39.
被引量:7
6
徐元俊.
高职院校科研论文评价体系研究与探索[J]
.职教论坛,2010,26(10):30-35.
被引量:4
7
王旭.
构建科学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推进大学科研和谐稳步发展[J]
.高教与经济,2010,23(3):13-15.
被引量:4
8
王晓红,陈浩.
1999-2006年我国各省市高校科研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科技成果指标变化的对比分析[J]
.科研管理,2011,32(4):94-101.
被引量:56
9
冯杰,孙刚,房岩.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7(8):14-17.
被引量:1
10
韩刚,方辉,刘英杰,林连升.
我国农业科技评价存在问题及建议[J]
.农业经济,2012(3):99-100.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77
1
李瑞.
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治理复杂性及“元治理”体系构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7(5):60-66.
被引量:23
2
许冠南,周源,吴晓波.
构筑多层联动的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41(7):98-115.
被引量:33
3
封铁英.
科技人才评价现状与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创新[J]
.科研管理,2007,28(z1):30-34.
被引量:43
4
李克华,何东霞.
论贡献价值[J]
.南方经济,1987,16(2):32-38.
被引量:1
5
纪勇,周方.
对我国高校科技评价工作的再思考[J]
.科研管理,2013,34(S1):47-50.
被引量:6
6
苏竣,董新宇.
科学技术的全球治理初探[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2):21-26.
被引量:16
7
杨兆弘.
关于科技期刊学术声誉的思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1):16-18.
被引量:10
8
胡世祯.
评资源贡献价值论[J]
.当代经济研究,1994(3):49-55.
被引量:3
9
朱沁夫.
也评“资源贡献价值论”[J]
.当代经济研究,1995(1):66-70.
被引量:2
10
童桦,唐慧君,唐晖.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5):30-32.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11
1
贾媛媛,马坚,赵宇丹,李荣梅.
构建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的分析与思考[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0):62-64.
被引量:8
2
赵蓉英,余波.
我国高校科技评价研究发展及推进策略[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6):181-192.
被引量:3
3
张德福,路晓鸽,李铭娜,陈德云,刘文霞.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校科技评价机制研究[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33(6):76-80.
被引量:4
4
胡莹,何俗非,杨虹,刘二伟.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估机制思考[J]
.创新科技,2019,19(9):40-45.
被引量:1
5
徐杰.
基于六西格玛的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质量管理研究[J]
.统计与管理,2020,35(5):73-77.
被引量:1
6
王文福,张德福,郝丽英,罗玲,王欣,王晓琳.
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技评价机制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41(8):121-125.
被引量:2
7
陈暄.
浙江省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8):113-114.
被引量:1
8
郭璐璐,杨婷娜,韦翌,王雁,周正.
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价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2022,4(1):7-9.
9
敦帅,陈强,贾婷,宫磊.
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构建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2,43(3):24-43.
被引量:25
10
杨辉,贾永全,诸葛祥蜀.
科技评价体系与“稿件外流”现象探析[J]
.大庆社会科学,2022(5):124-127.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王涛,蔡小培,陈南,师海.
新时代高校科技评价体系构建路径[J]
.中国高校科技,2021(S01):57-60.
被引量:2
2
陆伟,罗卓然,李信.
科技创新评价研究进展[J]
.情报学进展,2022(1):158-187.
被引量:3
3
邓一春.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J]
.信息记录材料,2019,20(3):123-124.
被引量:7
4
陈萍,郑宁.
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6):94-95.
被引量:5
5
贾中芝,倪昕晔,刘广军,翁益平,汤黎明,秦锡虎.
地市级三甲综合医院科研提升之人才困境与应对策略[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0,31(5):587-589.
被引量:9
6
刘波.
浅析高校科研成果绩效评价制度[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6):28-29.
7
丁洁琼,潘静,胡永红.
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下科研管理激励机制构建——以地方工科院校为例[J]
.科教导刊,2020(11):12-13.
8
王雅晴.
企业预算考评引入六西格玛的可能性研究综述[J]
.统计与管理,2020,35(9):69-75.
被引量:2
9
冯建平.
高校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20(7):127-129.
10
陈媛媛.
理工科高校多维科技评价体系建立的探讨--基于全国33所理工科高校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2021(4):44-47.
1
杨英.
以创新能力为抓手提高作文教学质量[J]
.未来英才,2015,0(5):67-67.
2
黄少成,魏海勇,杨贵仙.
新时期高校网上办公系统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领导科学论坛,2011(4):71-73.
被引量:1
3
冉清.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探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3X):2212-2212.
被引量:1
4
祝荣欣,韩丽红,李海越,张经充.
高校科技协同管理综合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J]
.煤矿机械,2014,35(4):242-244.
被引量:1
5
吕彬,胡芬霞,南世杰,周俊.
运营商产品好用性评价体系构建方法研究[J]
.电信技术,2013(8):54-58.
6
王晓蓉.
探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
.电子制作,2015,23(10X).
7
姚琳.
信息质量决定创新质量——访北京合享新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何佳[J]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4,0(9):34-34.
8
石新宇.
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的应用研究[J]
.中国科技投资,2014(A19):231-231.
9
段雪莹.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
.中国职工教育,2014(10X):161-161.
10
蔡家楣,刘多,陈铁明.
神经网络密码学研究综述[J]
.计算机应用,2007,27(B06):219-222.
被引量:7
中国高校科技
201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