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西厢记》到二人转《大西厢》的审美变异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二人转《大西厢》为切入点,试从戏剧冲突设置、人物形象塑造、剧本语言等角度将二人转《大西厢》与文人《西厢记》进行比较,并着力阐发《西厢记》整合于二人转和东北地域文化之后而发生的审美变异。
作者
李大博
机构地区
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2-148,共7页
基金
大连外国语大学2014年青年项目"<西厢记>舞台传播的审美变异与价值重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西厢记
大西厢
二人转
审美变异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8
1
王季思主编《伞元戏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2
李渔.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8.
3
杨朴.二人转本体美学[M].北京:大众艺术出版社,2007.173.
4
吴梅.散论王实甫《西厢记》[c].见:王卫民编.吴梅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493.
5
朱权.太和正音谱[M].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占典戏曲论著集成:第3册[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6
陈文兵.
论《西厢记》的诗剧特征[J]
.戏曲研究,2009(1):279-293.
被引量:1
7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0.196.
8
徐扶.明元曲聚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6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艾兹拉·庞德,老安,张子清.回顾[J]诗探索,1981(04).
共引文献
15
1
胡庆龄.
戏剧审美接受心理动因探微[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1):142-144.
2
俞为民.
论古代戏曲中的婚姻描写[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5):119-127.
被引量:3
3
汤君.
宋元以来小说戏文之相如文君故事叙略[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3):135-144.
被引量:7
4
谢桃坊.
《词谱》误收之元曲考辨[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4):87-92.
被引量:3
5
郭全芝.
两极相依,互衬互托——析贯云石的散曲艺术[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6):93-95.
被引量:2
6
戴峰.
元代宗教戏剧世俗化特征论略[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5):75-79.
被引量:2
7
孙向锋.
论汉剧对明清传奇的继承与发展[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6):12-16.
8
刘群.
明代文人神仙道化剧创作心态管窥[J]
.北方论丛,2011(5):23-27.
9
闵永军.
明前期戏曲理论教化特征论[J]
.天中学刊,2011,26(6):55-57.
10
许并生.
元刊杂剧《诈妮子调风月》会校疏证及元杂剧原貌考论[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4):58-61.
同被引文献
3
1
杨砀,杨朴.二人转与东北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39.
2
李小平,杨晟宇,李梦遥.
权威人格与权力感对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J]
.心理学报,2012,44(7):964-971.
被引量:33
3
李大博.
二人转《大西厢》对元杂剧《西厢记》的价值重构[J]
.戏剧文学,2016(3):145-15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李大博.
二人转《大西厢》对元杂剧《西厢记》的价值重构[J]
.戏剧文学,2016(3):145-151.
被引量:4
2
苏景春.
二人转《大西厢》三千六百句疏正(十一)[J]
.戏剧文学,2020(11):142-149.
3
祁琪.
董《西厢》——《西厢记》——《大西厢》之“莺莺”形象流变研究[J]
.文化月刊,2022(1):162-16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大博,殷璐璐.
黄梅戏《西厢记》对元杂剧《西厢记》的继承与改造[J]
.四川戏剧,2017(11):25-29.
2
张微.
从《莺莺传》、《董西厢》和“王西厢”中分析崔莺莺形象的演变[J]
.北方文学(中),2016,0(11):150-151.
3
张盛.
王实甫杂剧《西厢记》中的场景意象研究[J]
.戏剧之家,2022(32):15-17.
4
祁琪.
董《西厢》——《西厢记》——《大西厢》之“莺莺”形象流变研究[J]
.文化月刊,2022(1):162-164.
1
周全来,张红霞.
剧本语言ABC[J]
.剧作家,2007(2):73-73.
被引量:1
2
孙冰.
以《阿甘正传》为例分析文学语言与镜头语言的转化[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4):163-163.
3
张晓晶.
浅析萧红对东北地域文化的思索[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7(2):52-53.
被引量:3
4
潘海军.
规约语境与审美变异——简评叶兆言抗战系列小说[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42-42.
被引量:1
5
韩晓光.
试论鲁迅诗歌语言的审美变异[J]
.中国文学研究,1998(1):63-66.
6
王哲.
视觉的狂欢与审美的变异—“于正剧”等“雷剧”收视狂潮怪象探析[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1(2):33-37.
被引量:4
7
艺丹.
浅析萧红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意识[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11):107-109.
8
张静.
法国文学的科技化境域[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19(1):16-19.
9
任美衡.
美丽的遁逸──析80年代新潮诗歌抒情主体的演变[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2(3):51-54.
10
丁朝霞.
浅谈人际功能对电影剧本语言的解释力——以电影《飘》的最后一幕为例[J]
.电影文学,2013(11):54-55.
戏剧文学
201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