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注课堂上“异口同声”之外的声音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老师,我不喜欢这一自然段,我喜欢第三自然段。”“老师,我喜欢用画画的形式来表现。”……这中间有些学生可能是故意跟老师“唱对台戏”,但多数学生是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在语文课堂中的不一样的“声音”,是他们个性的体现,是求异思维的发展。虽然对老师来说,这不是预想中的事,但它的存在很有意义。老师要“蹲下来和孩子谈话”,站在与孩子同样的高度看世界,这样才能更了解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作者 朱佰健
出处 《师道(教研)》 2015年第6期64-64,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