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后现代视角下的高校音乐学专业民族器乐普修教学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化下民族乐器音乐的生存与发展,旨在说明在新形势下,各高校不但要抓住机遇,主动改革,而且要吸收与借鉴西方后现代发展历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将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把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 龙妮
出处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7期82-83,共2页 Music Spa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9

  • 1李诗原.谭盾音乐与后现代主义[J].中国音乐学,1996(3):115-128. 被引量:26
  • 2(美)大卫·雷·格里芬.超越解构:建设性后现代哲学的奠基者[M].鲍世斌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 3(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 4(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 5[美]Lacy, S. :(ed) 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 Seattle (WA) : Bay Press, 1994.
  • 6[美]Finkelpearl T. DiaLogues in Public Art. Cambridge (MA) : The MIT Press, 2001.
  • 7(美)Kester.H.G.对话性创作:现代艺术中的社群与沟通[M].吴玛俐等译.台北:台北远流出版社,2006.
  • 8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 9波伊斯:七千棵橡树计划:http://www.diaart.org/mes/page/5l/129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