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庄子生命哲学的高校教育价值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人的自然本性与存在的时限性限制了自己改造自然的能力,这种限制常常使梦想与现实的距离逐渐拉大,这种矛盾加剧了人的沉沦、消极的生存压力,这种现象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凸显,庄子的生命哲学映照着崭新的世界,我们不妨以庄子为镜,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通过深刻领悟庄子的"天人合一"的深远意境,重新审视真、善、美的道德标准,提升他们的生活境界和道德精神,使得青年大学生逐步找寻、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作者 董晓红
出处 《滁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4-87,93,共5页 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319)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96.
  • 3庄子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6.
  • 4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北京:三联书店,1994.72、55-56.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
  • 6法国哲学家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北京:三联书店,1987.
  • 7维克多·弗兰克.活出意义来[M].北京:三联书店,1991.84.
  • 8三国志·蜀书·先主传[M].裴松之注.
  • 9马克思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5.

共引文献62

同被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