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荒诞世界下心灵的流浪——《晃来晃去的人》之存在主义解读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晃来晃去的人》是美国著名作家索尔·贝娄的一部力作,小说描绘了美国大萧条时期犹太美国人的生存状况,小人物试图追寻自我和人生的意义,历经心灵的流浪却始终可遇而不可求,在荒诞世界中进退维谷,处境艰难。本文拟借助存在主义理论对该作品进行解读,试图从小说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挖掘其中的存在主义思想,以期有新的发现。
作者
刘柠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年第8期93-94,共2页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关键词
索尔·贝娄
《晃来晃去的人》
存在主义
流浪汉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索尔·贝娄.晃来晃去的人[G]//索尔·贝娄全集:第9卷.蒲隆,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熙良,汤永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
刘象愚.试论索尔·贝娄的创作[c]//外国文学研究集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共引文献
48
1
朱首献.
存在与澄明:论存在主义的文艺人学观[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5):87-93.
被引量:3
2
林莉.
诗歌的力量-萨特的存在和聂鲁达的选择[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20(8):114-116.
3
高岸起.
论萨特的利益的主体性思想[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2):4-7.
4
张广森.
和谐医患关系建构中患者的道德责任[J]
.医学与哲学(A),2008,29(7):29-31.
被引量:26
5
牛潇潇.
对萨特“绝对自由”的反思[J]
.中州大学学报,2008,25(4):43-45.
被引量:1
6
江龙.
萨特戏剧的人道主义内蕴[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9,16(2):42-46.
7
荆兴梅.
《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存在主义解读[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21-24.
被引量:7
8
童娣.
存在主义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的伦理选择[J]
.云南社会科学,2009(3):156-160.
9
张红岩,孙俐俐.
拒绝理性——论《等待戈多》的后现代语义[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79-84.
被引量:1
10
鲁焱,孙波.
人本主义人的发展观的哲学分析[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2(6):640-64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
1
祝平.
索尔·贝娄《晃来晃去的人》的“亲社会”伦理观照[J]
.外国语文,2009,25(3):34-38.
被引量:7
2
刘石钰,李荣美.
寻找心灵的栖息地——探究索尔·贝娄《晃来晃去的人》的自我拯救观[J]
.山花(下半月),2012(3):138-139.
被引量:1
3
庄严.
索尔·贝娄小说《晃来晃去的人》中主人公的边缘性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4(4):37-37.
被引量:2
4
谌艳.
情态在《晃来晃去的人》中的人际意义与功能分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2):56-57.
被引量:3
5
梁彪.
《晃来晃去的人》中贝娄的“荒原”情结试论[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6):197-198.
被引量:2
6
吴晶.
贝娄小说《晃来晃去的人》的犹太性解读[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1):128-13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邓伟英.
索尔·贝娄作品的犹太性、异化主题及叙述手法——解读《晃来晃去的人》[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16(4):123-126.
被引量:2
2
王治焱.
《圣经》对索尔·贝娄《晃来晃去的人》的解读[J]
.北方文学(下),2017,0(3):62-63.
被引量:1
3
王治焱.
索尔·贝娄《晃来晃去的人》中的城市书写评价[J]
.长江丛刊,2017,0(11):13-13.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玉华.
英美文学“荒原”情结代表作——以《晃来晃去的人》为例[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21(2):85-87.
被引量:2
2
李佳.
美国文学作品中都市问题研究及启示——以《洪堡的礼物》为例[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39(3):24-28.
1
李宜洪.
巢(外1章)[J]
.当代教育,2013(3):180-183.
2
张国兴.
生的意义[J]
.绿叶,2000(1):42-42.
3
吴晶.
贝娄小说《晃来晃去的人》的犹太性解读[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1):128-131.
被引量:6
4
张群.
从塞林格、贝娄等作家的小说看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演变[J]
.外国语文,1999,24(4):5-8.
被引量:5
5
李季.
掠过梦翼的追逐[J]
.法制与社会,2014(14):59-59.
6
慕白.
白洋淀纪行(组诗)[J]
.草原,2012(6):82-83.
7
孟庆敏.
在颠覆中重建现实主义精神——《故事新编》解析[J]
.文学教育(中),2010(2):27-27.
8
刘莹.
荒诞主题的存在主义解读——关于《黑暗的心》的一种阐释[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3):86-88.
被引量:1
9
孙君飞.
看别人的故事笑 想自己的故事哭[J]
.新一代,2016,0(2):8-8.
10
李冬梅.
骑士一生的意义[J]
.青年博览,2011(5):18-18.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