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打野鸭子”的两所学校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70年代的贵阳,人们把教师在校外兼课喊叫“打野鸭子”。这个广为流传的熟语,还是我的“发明”。发明的由来,是源于话剧《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剧中的丁少纯,因利用业余时间打野鸭子卖钱而成为了消极典型。当时人们虽已从噩梦中醒来,但思想认识还不解放。我一想,业余兼课与丁少纯打野鸭子有点相像,就把业余兼课谐称为“打野鸭子”。
作者 刘隆民
机构地区 贵阳学院
出处 《贵阳文史》 2015年第5期69-70,共2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