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发展绿色混凝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了发展绿色混凝土是持续发展的需要,介绍了绿色混凝土的特点,结合现阶段混凝土生产技术水平,从发展环保型胶凝材料、利用再生骨料和再生水、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发展绿色混凝土的途径。
作者
陈盼军
赵焰
机构地区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陕西建筑》
2015年第8期39-41,共3页
Shaanxi Architecture
关键词
绿色混凝土
特点
发展途径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TU528.3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86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1
吴中伟.
高性能混凝土——绿色混凝土[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0(1):3-6.
被引量:248
2
陶学康,王俊.
发展绿色混凝土促进可持续发展[J]
.施工技术,2008,37(3):5-7.
被引量:13
3
邱志强,林光钗.
国内外绿色混凝土的发展动态及趋势[J]
.福建建筑,2009(12):49-51.
被引量:10
4
夏远英,陈景,熊骁辉,郑广军.
绿色混凝土发展途径的探讨[J]
.混凝土,2011(4):101-104.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吴建华,蒲心诚,刘芳.
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5):54-58.
被引量:34
2
刘学军,金一,王累.
绿色混凝土的发展应用及混凝土工程绿色化的对策[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10):74-76.
被引量:3
3
Mehta P Kumar. Reduc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ncrete[J]. Concrete International, 2001, 23 (10) : 61-66.
4
CEB- FIP. Environmental design[R]. Lausanne: fib, 2004.
5
Malhotra V M. Introd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ncrete technology[J]. Concrete International, 2002, 24 (7) :22.
6
贺慧宇.为建筑节能把脉开方-仇保兴指出建筑节能工作十大障碍并给出对策[N].北京:中国建设报,2007-03-28.
7
赵子龙.水泥工业,“双腿”同健壮行道快且长[N].北京:中国建设报,2007-04-04.
8
赵子龙.水泥行业开始第二轮产能结构调整[N].北京:中国建设报,2007-04.18.
9
Mehta P Kumar. Greening of the concrete industr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Concrete International, 2002, 24(7) :23-28.
10
韩素芳,路来军,韩先福,等.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A]//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珠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06:1-19.
共引文献
286
1
赵德强,张昺榴,沈卫国,刘利民,方达,朱文尚,吉晓莉.
钢渣对熟料-粉煤灰-磷石膏缓凝微膨胀水泥的性能影响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9,41(7):43-47.
2
余睿,王楠,程书凯,丁梦茜,周凤娇,钱雕,童宣胜.
我国典型严酷环境下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评价及对策分析[J]
.防护工程,2019,0(5):64-74.
被引量:4
3
黄荣华,陈辉.
关于高性能混凝土若干问题的探讨[J]
.四川建材,2007,33(2):10-12.
被引量:4
4
叶勇,伍衡山.
高性能混凝土及粉煤灰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J]
.工业建筑,2006,36(z1):868-870.
被引量:2
5
鄢朝勇,郑国雄.
发展中等强度等级高掺量粉煤灰绿色高性能混凝土[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S1):116-118.
被引量:5
6
史文元,卢药增.
高性能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J]
.科技资讯,2008,6(14):5-6.
被引量:3
7
程从密,唐兵.
减水剂与粉煤灰相容性的初步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268-269.
被引量:5
8
朱敏.
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7(2):89-90.
9
李文华,李昊.
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试验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7(7):145-147.
被引量:2
10
吴宏阳.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性能的影响[J]
.科技风,2009(12).
同被引文献
6
1
李淑玲.
浅谈园林中的铺地艺术[J]
.科技资讯,2006,4(30):219-220.
被引量:9
2
麦文礼.
浅谈园路设计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J]
.广东科技,2008,17(4):39-40.
被引量:3
3
鲁伟光.
园林铺地艺术探讨及设想[J]
.广东科技,2009,18(2):89-90.
被引量:3
4
王凯.
绿色混凝土的发展运用[J]
.江西建材,2015(8):16-16.
被引量:4
5
刘伟.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绿色混凝土中的应用推广[J]
.江西建材,2015(12):27-32.
被引量:6
6
陈丙秋.
城市铺装景观概述[J]
.规划师,2003,19(9):55-59.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4
1
胡胜雄,胡新军.
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应用及发展[J]
.低碳世界,2018,8(2):187-188.
被引量:6
2
何蓉.
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应用及发展[J]
.建材与装饰,2018,14(27):53-54.
被引量:7
3
张世杰,林盛.
绿色混凝土材料技术的应用研究[J]
.华东科技(综合),2018,0(8):57-57.
4
张良.
衡水市园林铺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2020(11):63-6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肖敏.
高强高透水混凝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8,14(17):44-44.
被引量:1
2
郝占龙,李文鹏.
浅析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J]
.智能城市,2018,4(10):165-166.
被引量:11
3
麦家豪.
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华东科技(综合),2018,0(5):75-75.
4
李斌.
绿色混凝土材料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绿色科技,2018,20(24):247-248.
被引量:7
5
朱勉红.
浅谈新型绿色混凝土及其实际应用[J]
.中国住宅设施,2018(12):24-26.
被引量:2
6
黄怡斐.
浅谈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与建筑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J]
.建材与装饰,2019,15(13):44-45.
被引量:13
7
杨德胜.
新时代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必要性研究[J]
.混凝土,2019(11):145-148.
被引量:14
8
王学彦,刘方知.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科技创新之研究[J]
.山西建筑,2020,46(15):82-83.
被引量:1
9
阿扎旦木・阿不力孜.
浅谈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应用及发展[J]
.四川建材,2020,46(9):9-10.
被引量:4
10
郑磊磊.
园林道路铺装的施工技术[J]
.湖北农机化,2020(22):31-32.
1
王甲春,陈树东,谢红宾.
环保型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J]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4):306-308.
2
张瑞荣,贾海红,侯浩波.
论LIFAC脱硫灰用作环保型胶凝材料的可行性[J]
.粉煤灰综合利用,2004,18(5):47-48.
被引量:1
3
陶学康,王俊.
发展绿色混凝土促进可持续发展[J]
.施工技术,2008,37(3):5-7.
被引量:13
4
姜洪义,彭长琪,张联盟.
环保型GSF胶结材的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2001,28(4):37-38.
被引量:2
陕西建筑
201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