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学衡派”文化理念的坚守与转变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首先阐明确立"学衡派"成员的依据,随之明晰《学衡》"弁言"与"宗旨"的内在关联,进而概括出《学衡》时期"学衡派"的精神特征:批评、制衡新文化—新文学运动;坚守旧体诗词创作;译介传播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尊孔奉儒,倡扬传统国学的精粹;坚守学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对"学衡派"核心人物的人性本色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本文还指明"学衡派"无力抗衡新文化运动的内在原因。
作者 沈卫威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8-46,共9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金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激进与保守:民国大学两大学术传统的形成研究"(批准号:12BZW084)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衡派编年事辑"(批准号:13JJD750008)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柳诒徵.《弁言》,载《学衡》1922年1月第1期.
  • 2吴宓.《〈学衡〉杂志简章》,载《学衡》1922年3月第3期.
  • 3沈卫威.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历史命运——写在《梅光迪文存》出版之时[J].中国图书评论,2011,34(6):24-27. 被引量:2
  • 4吴学昭整理、注释、翻译《吴宓书信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384页,第427-428页,第379页,第205页.
  • 5《傅斯年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475页.
  • 6胡适.《胡适全集》第S卷,第10页,第10-11页.
  • 7沈卫威.现代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导论——以“学衡派”为中心[J].文艺研究,2004(1):51-58. 被引量:7
  • 8梅铁山主编:《梅光迪文存》,第535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 9梁实秋.《影响我的几本书》,《中华散文珍藏本.梁实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134页.
  • 10温源宁.《一知半解及其它》,南星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二级参考文献18

  • 1卡尔·曼海姆 黎鸣 李书崇 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商务印书馆,2000..
  • 2冯·赖特 陈波译.《知识之树》()[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0页、95页.
  • 3[40][41][42][43]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3页、292页、303页、125页、295页、63页.
  • 4《林语堂名著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卷,第190页.
  • 5[15][17][20]卡尔·曼海姆:《保守主义》(李朝晖、牟建君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60页、60页、55页、99-100页.
  • 6米歇尔·福柯 谢强 马月译.《知识考古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7页.
  • 7史华慈.《保守主义》[A].傅乐詩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C].时报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20页.
  • 8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7页.
  • 9.《吴宓日记》I[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04页.
  • 10[24][25]胡适:《先秦名学史》,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10页、7页、7-8页、8页.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