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荀子礼学新论 被引量: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与孔子的礼学相比,荀子的礼论的内涵与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首先是因为其天人观的演变导致了礼的世俗化,其国家观的演变导致了礼的功利化,其人性论的演变导致了礼的外在化。同时,他借鉴先秦名辨思想对于礼的本质进行了新的论证,将礼的本质定义为"分"与"别"。在现实作用上,苟子突出了礼以别异为基础的名分界定功能,这与其尊君思想相结合,使得礼政治化和形式化。在此基础上,苟子摄仁归礼,重新规定仁、义、礼的关系,导致了儒家道德观某种程度的异变,并使得原始儒家以强调伦理双方间相互性道德义务的五伦思想,开始转向强调一方对于另一方的服从义务的伦理观,构成了从原始儒家的五伦到后来三纲演化的一个中间环节。
作者 赵法生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55,共13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大正藏》第13册,第267页上.
  • 2韩星.《苟子:以仁为基础的礼义建构》,《2014年邯郸苟子研究的回顾与新探索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129页.
  • 3王国维.《释礼》,载《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99年,第290页.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61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