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分析。方法将临床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A组为治疗组,患者43例,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B组为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疗程为2周。三组间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97.7%)高于B组(总有效率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总有效率(4.7%)低于B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作为可行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作者 刘萍
机构地区 房山区中医医院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5期195-196,共2页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4

  • 1林兰.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标准(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94-95. 被引量:252
  • 2李海峰.奥利司他对单纯性肥胖与肥胖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6,36(6):13-15. 被引量:2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215-218.
  • 4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0.
  • 5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53.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7-128.
  • 7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79.
  • 8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1.
  • 9Alberti K G, Zimmlt P Z. Diagnosis and classife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provisionnal report of a WHO Cosultation [J]. Diabet Med,1999, 16: 442.
  • 10来圣林.五芩散减肥降脂[J].江西中医药,1985,5:21.

共引文献8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